1.香格里拉有哪些景点?

2.傈僳族服饰特点

3.怒江是哪个省哪个市

香格里拉有哪些景点?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天气情况_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天气

一 藏区八大神山之首 卡瓦格博 (藏区神山中唯一的处女峰,云南最高峰)位于德钦县。推荐去德钦县雨崩村,那里位于卡瓦格博脚下,还能看到卡瓦格博的原始冰川和高原植被的多样性,感受真实藏家生活。不过有点辛苦,雨崩村是云南省唯一没有通路的村,不过可以以马步。二 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噶丹~松赞林寺”用虔诚的心去感受藏区宗教文化的神秘。感受人文景观。三 香格里拉县城外的“普达措国家公园”有原始森林,高原湖泊,高原牧场。感受自然景观。四 香格里拉县郊区“依拉草原”,云南面积最大的草原,可以骑马游览。五 香格里拉县 其宗镇的“达摩祖师洞”。依山而建,传言达摩祖师曾在此闭关修炼,每年都有西藏,四川,青海,甘肃藏传佛教格鲁派信徒来还愿。值得推荐。六 香格里拉县城的“石卡雪山”,可乘坐缆车至山顶,鸟瞰香格里拉县城全貌,运气好还可看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七 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全国唯一自治县),白马雪山保护区观看濒临物种“滇金丝猴”。它是云南昆明世博会吉祥物。八 香格里拉县桥头镇,观看长江第一湾,和虎 跳峡。天气晴去最好,地势危险。景点在峡谷地区,和高原气候有差异,注意增减衣物。 气势磅礴,值得去。还可体验高原植被多样性。九 香格里拉县城中的“独克宗古城”感受藏式建筑,和亚洲最大转经筒。晚上比较好。十 香格里拉县“巴拉格宗”,感受峡谷,体验高原植被多样性。十一 品味藏式美食,除酥油茶和青稞酒外,还有烤全羊,牦牛火锅,酥油炸奶渣,和酸奶水。一天游览结束来上一碗酸奶水,解渴解乏又开胃,是纯绿色的哦。其它旅游景点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还没开发对游人开放,暂推荐以上景点。相信一次的游览足够,当你再次回归香格里拉时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心灵的洗礼。

傈僳族服饰特点

傈僳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僳僳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大都穿自织的麻布衣服。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及膝,有的用青布包头,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妇女上穿右衽短衣,下着长裙,头上饰以红白色料珠,胸前有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各地因衣服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僳僳”、“黑僳僳”或“花僳僳”。“花僳僳”的衣着绚丽多彩,“黑僳僳”的穿着典雅大方,各具特色。僳僳族以玉米、养子为主食,由于狩猎,肉食也极为丰富,无论男女,都善饮酒。僳僳族的住房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木结构,四周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内地的僳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是竹木结构,先在斜坡地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木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顶盖茅草或大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这种房子流行于怒江僳僳族地区。

傈僳族服饰的女性服饰分类 妇女的服饰又分为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三种.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僳僳妇女普遍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珠料为饰.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园孔,僳僳语称这种胸饰叫做“拉白里底”。泸水县一带的黑僳僳妇女则 *** 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花僳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白、黑僳僳族妇女,穿右衽上衣,麻布或黑丝绒长裙。已婚妇女戴大铜耳环,头上以珊瑚、料珠串缝为帽,胸前戴玛瑙、海贝或银币。花僳僳服饰鲜艳,妇女头戴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穿及地的长裙。各地僳僳族男子喜用青、黑、蓝、白色布作包头,穿自织的麻布长衫或短衫和及膝的裤子。

傈僳族服饰的头饰 僳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额勒”。“额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精美头饰。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额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之感。这是僳僳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心爱之物。

云南服饰的特点? 1.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仍与蒙古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2.德昂族女子上身穿紧身短衣,也是蓝色或黑色的,下穿长裙,裙子的式样新颖大方,花色艳丽。红德昂是一片惹目的红黑相间的颜色,花德昂则镶有四条白色带子,其中又插有五寸宽的红布相饰,黑德昂所穿的黑统裙上织有几条深红色的布带,其间又衬丧命夹着几小条白色带子。

3.拉祜族男子身穿浅色右衽交领长袍和长裤,喜欢佩刀,系腰带,脚穿布鞋,头戴包头,长袍两侧有较高的开衩,领口衣襟等处用深色布条镶边,包头用白红黑等各色布条交织缠成。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且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装饰,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下穿长裤。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剃光头,包黑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

4.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近似,只是衣服喜欢用白色和粉红色,上穿紧身、细袖管无领短衣,用布带代替钮扣,下穿花纹图案长裙,用长白毛巾缠头,颜色多为黑色,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男子穿对襟无领的短衣,下穿宽裤脚的长裤,普遍使用包头巾。布朗族男子都以纹身多而美为荣。

5.景颇族的男子喜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巾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腰间围上藤圈,表示她们是龙女的化身。妇女戴银手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

6.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

7.白族服饰靓丽潇洒,民族特色鲜明。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男子喜欢缠白色或兰色包头,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

8.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历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妇女的惯常穿着。青兰色短衫和长裤,结布围腰。胸前的银饰是节日才佩带的。结了婚的妇女用背带背着她的小宝宝。背带绣得十分精致,这也是她个人装饰的一部分。

9.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古朴多彩。按服饰颜色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头上用料珠、贝壳、珊瑚为饰物,有的胸前佩玛瑙、海贝或银币等胸饰。花傈僳服饰较为鲜艳,上衣及长裙镶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显得婀娜多姿。各地傈僳族男子,喜穿麻布短衫,穿宽大裤子,裤长及膝。有的腰系羊毛彩带,穿长裤,扎绑腿。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右腰佩砍刀,右腰挎箭包,弩弓为贴身之宝,有的还是世代相传的。

10.阿昌族喜著黑色的服饰,已婚妇女上身穿对襟衣,袖长,下身着筒裙,用黑布或蓝布包头,裹腿;未婚女子穿宽裆裤子,将发辫盘在头顶,用布围辫子裹成圈。腊撒坝子的妇女喜欢在服饰上布满银饰,户撒的妇女则......>>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是按照什么被分为白傈僳族。黑傈僳族和花栗粟族 急 快快 傈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傈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 白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 黑傈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  花傈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傈僳族美女穿傈僳族服装的照片 又没有积分啥的,没动力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要求 苗族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侗族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饰物。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瑶族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点更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京族

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衣袖仍然很窄。妇女染黑齿、结砧板髻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少数妇女当中。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壮族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个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烂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黎族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

关于傈僳族的介绍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傈僳族是古夷人的一个分支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是不是今天的彝族呢?这是现在很多学者都很怀疑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族别是会消亡的,但是族群是不可能消亡的!!下面是我对彝族和傈僳族的一些认识。1、从傈僳族的族源来看他是夷人的一个分支。2、从他的宗教文化来看也和当今的彝族是一样的,特别是和凉山的彝族是一样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从图腾来看都有龙、虎、鸡、蛇、鸟、竹、荞、树,山等3、从社会组织来看是以血缘和纽带的家支头人制度,都有血族复仇的习惯。凉山彝族的“德古”与傈僳族的“实扒”和“搓吾”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充当了调解人员的角色。4、从巫术文化来看傈僳族有“尼扒”和“尼古扒”两种,彝族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尼扒”和毕摩的社会地位都高于“尼古扒”和苏尼的。从他们的职责来看都是卜卦、驱鬼、辟邪、祭祖、祈福。5、从婚姻和丧葬来看,在婚姻中彝族和傈僳族都要给“舅舅钱”、父母包办、近亲结婚。丧葬和贵州彝族是一样的,都用土葬,只有非命死者用火葬(其实都是后来收到汉族丧葬的影响才用土葬的。)7、9两个数字在彝族的在葬礼上时隔吉祥的数字,在贵州死者男的药穿9件外衣、女的要穿7件;在四川火葬的时候难得要架9层、怒的药架7层;傈僳族祭男死者9块肉,出殡时用9棵栗树抬,祭女死者7块肉,出殡时用7棵栗树抬。难道这些数字出现在葬礼上只是一个巧合6、从音乐舞蹈文学来看,音乐主要都是源于生活,所以由于历史地理位置不同,人们所创造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但是彝族和傈僳族都有“祭歌”。乐器主要有口弦、笛子。舞蹈都是通过下肢动作来表现(可能这些舞蹈都源于生产生活中。),以脚上动作为主,步伐矫健,动作粗犷。文学都有《洪水泛滥》《兄你们婚》《竹娃》。7、从服饰来看,就彝族服饰就楚雄型、凉山型、乌蒙山型、滇西型、红河型、滇池及滇东南型等6大类型,傈僳族根据服饰分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共同的特点都崇尚黑色、男的用青布包头、女的都穿裙子。8、从语言比较很多单词都是一样的,如在傈僳族的语言里奴隶“搓巴”(P101《傈僳族简史》)意为小人,分家“海途”(P144《傈僳族简史》)这些和贵州彝语是一模一样的。虎叫腊,过年为“阔什”这些和凉山彝语是一模一样的。9、从酒文化上来看彝族了傈僳族都很一样,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席!!10、从禁忌来看彝族和傈僳族都把火塘视为神圣的地方,傈僳族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

昆明哪里卖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关于“俄勒”,傈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点,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尽管两人勤劳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决心要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她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看到心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他望着天空,幻想着如果能用月亮一样洁白、光润的东西做成一顶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该多好啊!于是,他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唐古拉山脚下找到海贝,用姑娘搓出的麻线,把磨好的海贝片和白色、红色的树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顶美观大方的“俄勒”。一个丰收的中秋之夜,小伙子捧出“俄勒”,伴着月光,戴在姑娘的头上。姑娘取出长衫,披在小伙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绵,终于结成终身伴侣,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从此,谈情说爱的傈僳族小伙子就必定要做一顶“俄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做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亲自织做一件长衫,回赠自己的意中人。这种习俗世代相袭,一直流传至今。

怒江是哪个省哪个市

怒江是云南省的自治州,不是哪个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它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扩展资料: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政府驻泸水市六库镇。

1、地形:

境内除兰坪县的通甸、金顶有少量较为平坦的山间槽地和江河冲积滩地外,多为高山陡坡,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4%。

耕地沿山坡垂直分布,76.6%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可耕地中高山地占28.9%,山区半山区地占63.5%,河谷地占7.6%。

州内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构成了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

2、土壤:

怒江州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闻名于世的高山深切割地貌。

因受各种成因土因素综合影响,境内形成的土壤种类型较为复杂,怒江州共有11个种类、29个土属,55个土种,其中水稻土29个,旱地土35个,形成水平,垂直、区域性分布特点。

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三个县(市)土壤偏酸,兰坪县土壤偏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钾元素丰富。

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江边,主要为赤红壤,红壤;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主要为黄红壤、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的高山区主要为棕壤、暗棕壤。3000米以上,依次为灰棕森林土和高山草甸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怒江傈僳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