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天气指数查询_基辅天气指数查询
1.基辅会战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大概经过是怎样的?
2.乌全境进入停电状态,基辅暂停供水,乌:俄欲将寒冷天气转为武器
3.极寒天气的国际状况
4.乌克兰的首都是什么
5.基辅再传激烈爆炸声,俄乌展开冬天里的“无人机对决”?
6.乌克兰基辅的一场大雪让汽车遭深埋,降雪量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基辅会战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大概经过是怎样的?
(基辅包围圈中被击毁的苏军装备和车辆)
(基辅之战中,向敌后穿插的古德里安装甲集群)
(进入基辅市区的德军)
(包围圈中向德军投降的苏军)
(走向战俘营的大队苏军战俘)
(隶属南方集团军群克莱斯勒第一装甲集群的IV号坦克)
(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
(在基辅前线视察的古德里安)
双方兵力对比为:
苏联西南方面军,指挥官基尔波诺斯上将。下辖第五集团军,12集团军,第六集团军,第26集团军,37集团军。后期增援了21集团军,共计67万余人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第二装甲集群(古德里安大将),第二集团军。南方集团军群下属第一装甲集群(克莱斯勒大将),第六集团军(赖歇瑙),第17集团军(施图尔纳格尔),共计大约80万
1941年8月初,苏德战场南线呈现出的态势为,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到达第聂伯河一线后攻势停顿,乌克兰首府,第聂伯河重镇基辅暂时没有成为德军的主攻目标,德军的目标是第聂伯河下游,位于集团军群南翼的克列缅丘格。在苏德战场的中部,中央集团军群最南翼的第2集团军群南进,随后第2装甲集群(古德里安装甲兵团)也有南进,进攻苏军南线重兵集群西南方面军的企图,则希望以此为契机,协调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完成合围基辅周边和后方苏军的大包围行动,最大程度歼灭苏军有生力量。同时,由于斯大林和苏军最高统帅部过分乐观的估计,西南方面军不仅没有收到及时后撤的命令,反而依旧固守原地,还得到了相当数量的增兵,相当于向德军这头饿狼尚未合拢的利齿中又塞了不少肥肉。
8月底,隶属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集团军强渡杰斯纳河,与位于基辅西北,隶属西南方面军麾下的苏军第五集团军展开激战,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附近建立了牢固的桥头堡,为中央集团军群向南进攻,与南方集团军群互相呼应,形成合围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德利安的装甲集群政准备以46摩托化军,24摩托化军等部队为前导南下。此时,斯大林做出了 一个异常错误的决定,他认为,既然德军此时并没有把长驱直入,攻占莫斯科当做最优先目标,那么西南方面军就该在原地固守,在杰斯纳河,第聂伯河突出部一线不得撤退,并相机发动反击。
9月1日,南方集团军布了形势报告,判定杰斯纳河一线有一支巨大的苏军集群,并且短期内不会有转移的迹象,包括西南方面军麾下第5,21,26,38集团军,如果协同顺利,他们将被中央集团军群和自己的夹击所歼灭,为此南方集团军群下属克莱斯勒将军的第一装甲集群应该立刻转向罗姆内,并力图在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装甲集群会师。7日,哈尔德来到设在乌曼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在听取报告后,下达了最终命令‘’对第聂伯河中游和杰斯纳河下游的苏军展开两翼包围作战,力争在克列缅丘格-科诺托之间地区将其歼灭”
一声令下,德军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集中了3个集团军,2个装甲集群,共计581辆战车,以及第四航空队的203架轰炸机,166架战斗机,80架俯冲轰炸机,用来对付包围圈中的7个苏联集团军。
9月6日,攻势首先从北翼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开始,虽然只有一个军(24摩托化军)参加了此次合围,但德军进展迅速,第3装甲师第六装甲团的士兵们俘获了一名苏军高级战地要塞工程师,他身上携带着苏军在乌克兰地区的详细作战和工事分布图,这意味着西南方面军的部署被德军全盘掌握。
到9月4日,24摩托化军已经接近克拉洛维茨,在11天的战斗中,已经抓获了13700多名苏军俘虏,摧毁缴获了100门苏炮以及超过80辆坦克装甲车辆,从缴获的苏军文件地图中,古德里安发现,先导部队第三装甲师正好处于苏军13以及21集团军防线的结合部。
有鉴于此,5日凌晨,古德里安命令,全军必须以最快速度向前进攻,从这个薄弱点打开口子,彻底割裂苏军各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系,第3,4装甲师以及武装党卫军帝国师齐头并进,向西南方向猛扑,帝国师“元首”掷弹兵团一马当先,杀进了马考什,第4连连长佛兰克少尉带领四名士兵夺取了市内横跨杰斯纳河的大桥,保证了后援部队的装甲车辆源源不断地通过此处。为了壮大24摩托化军的实力,避免被突破口两侧的苏军包围,古德里安又紧急调来了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团和第10摩托化师,于是德军攻势继续展开,在7日冲到了斯诺皮尔亚和波波夫卡之间。
直到这时,苏军第五集团军才如梦方醒,自己的侧后出现了德军装甲部队,指挥官波塔波夫立刻向上级要求向东撤退,但被斯大林和苏军最高统帅部拒绝,但同时苏军调来了库兹涅佐夫的21集团军,试图阻止古德里安集团向布良斯克方向继续推进。
然而组成21集团军基干的大多是新兵,缺乏战车和运输车辆,移动缓慢,而古德里安则要求自己的部队不顾一切向南推进,争取渡过罗缅河占领罗姆内,再和南方集团军群建立联系,士兵们也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形成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口袋,将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困在其中,所以士气高昂,第三装甲师几乎抛下了步兵和后勤,以装甲车,坦克和突击炮不眠不休地挺进,9月10日,宣布占领了罗姆内。
同时,中央集团军群麾下第二集团军也强渡杰斯纳河,占领了梅耶,苏军第五集团军开始崩溃,士气低落,随着苏军防线的不断后移,被抛弃的武器装备,车辆和战俘的数量不断增多。9月初,第五集团军被击溃,成建制的抵抗已经不复存在。月底,为了支援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也发动进攻,力图在基辅北面的格诺斯泰波尔建立桥头堡,由于此地位置险要,苏军出动了28,124,135步兵师,19,41坦克师对德军不断发动反扑,但由于指挥协同非常差,没有完成消灭这个桥头堡的任务。另外,在第五集团军崩溃后,苏军37集团军派遣第20坦克师和35步兵师增援第聂伯河一线,但为时已晚。
9月8日,20坦克师开始进攻莫洛夫斯克附近的德军262以及62步兵师,但由于缺乏步兵协同,虽然给德军造成了一定杀伤,但在这里被阻止,攻势陷入停滞,262步兵师反而在次日发动反击占领了奥杰宾。
9月12日,南方集团军群下属第一装甲集群在第四航空队配合下,向克列缅丘格发动猛烈进攻,试图北上与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形成接触,当天,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里,新任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鉴于当前局势不断恶化,再次要求斯大林同意自己放弃基辅,全军东撤,然而再次被拒绝....
在这段时间内,德军17集团军建立了克列缅丘格桥头堡,与正面的苏军17军,第五骑兵军展开激战,在10天的激战中,德军52军就击毁了172辆苏军坦克,其中不乏新式的T34中型与KV1重型坦克。工兵团迅速在第聂伯河上架桥后,第一装甲集群的装甲车辆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铁流,向北面的罗姆内方向开去。先头部队16装甲师推进迅速,在占领卡尔皮夏时,差一点捉住了附近火车站中的苏军38集团军总司令费克连科少将。进攻三天后,第一装甲集群就宣布俘虏了13000名苏军,击毁坦克装甲车78辆,火炮118门。
同时,由于天气转好,古德里安集群在短暂喘息后,决定继续南下,为首的依旧是悍将莫德尔指挥的第三装甲师,然后胡伯将军的16装甲师和帝国师左右协同,占领了洛赫维察,9月14日,第三装甲师第六装甲团的瓦特曼中尉,率领几辆三号坦克和一几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从洛赫维察出发,向南穿越附近的田野和灌木林,终于在黄昏时候,他们到达了卢布内附近,在一条小溪边,他们看到了对岸走出了几名身穿德军田野灰制服的同袍,这是来自南方集团军群17集团军的侦查工兵,两军宣告会师。9月15日中午,洛赫维察城市东面,来自南方集团军群第九装甲师394摩托化步兵团的装甲车和半履带车也顺利抵达,标志基辅包围圈的正式封闭。
此时,苏军五个集团军被德军包围在了一个以基辅为西段,克列缅丘格为南段,罗斯劳尔为东端的巨大三角形地区内,北面是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第六集团军,南面是第一装甲集群和第17集团军。届时,包围圈北部的苏军第五,21集团军群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各部队已经难以保持联络协调行动,只能进行零星抵抗,37集团军围绕基辅,死守环形防御圈,,26集团军在第聂伯河一线,38集团军在克列缅丘格西北部,虽然从18日起,38,40两个集团军试图从增援,打开德军的大包围圈,但均遭到失败
终于,在9月17日,莫斯科电令西南方面军作战处处长巴格拉米扬少将,全军撤退,向围,具体策略为,21集团军向罗姆内方向突击,第五集团军向洛赫维察突击,37集团军跟进,26和38集团军向卢布内方向突击,但此时,苏军整体士气已经崩溃,多数部队和上级指挥失去联系,突围行动迅速变成了大溃败,德军迅速将大包围圈缩小到普里卢基,基辅,绍夫宁一线。
尽管如此,苏军在绝望中的致命突击还是给德军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菲利波维奇,19日当天,16装甲师的士兵们就打退了苏军将近20波绝望的突围攻势,苏军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随后是坐在卡车上的步兵,随后是更大群的步兵,向德军防线不断发动冲击,有些甚至是在痛饮伏特加至酩酊大醉后参战,负责火力压制的反坦克炮兵和野战炮兵甚至耗光了他们的炮弹,他们形容作战仿佛是野外,只要重复装弹,大致瞄准苏军涌来的车辆和人海,射击即可,一线步兵在耗尽后,被迫用,和工兵铲和涌来的苏军进行肉搏。第二天,在得到64,79摩托化步兵团的增援后,16装甲师好歹维持住了防线,没有被苏军打出缺口
从当天到9月22日,苏军再次在奥尔斯察西河口再度发动反复冲击试图突破德军包围圈,苏军坦克一度在佩特里基附近打开缺口,但旋即被紧急赶来的高部队,用调整至平射的88毫米高所堵住。
次日,苏军再次试图从皮尔亚金至洛赫维察的森林地带突围,然而再度被第三装甲师和25摩托化师击败,第五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少将被俘,一名第三装甲师侦察营的士兵记录说“整个森林中呈现出惊悚的画面,无数苏军士兵和马匹以各种姿势倒毙在车辆之间,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卡车,装甲车,救护车,有的撞在一起,有的倾斜着倒在路边,有的慌不择路,和驾驶员一起沉没在沼泽之中。
9月19日,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命令,鉴于包围圈内苏军成建制抵抗已经减弱,命令所有部队向敌人发动全面进攻。在罗姆内,赫尔曼.戈林高炮团的88毫米重型高在一天之内,就击毁了超过30辆苏军坦克,20日古德里安接到命令,第二装甲集群的部队,逐渐脱离基辅包围圈,准备参加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的进攻。
从9月15日开始,德军第六集团军正式开始对基辅进行城市攻坚战,城内苏军无法在德军俯冲轰炸机和重炮的攻势下继续抵抗,18日,斯大林下达了放弃基辅的命令。德军296,71,294步兵师的士兵,在次日下午宣布,彻底占领了基辅。
从19日开始,德军正式对基辅周边,尤其是东面的苏军残部进行了最后的扫荡,由于此时,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已经无法联系各部队,指挥官基尔波诺斯上将解散了参谋部,将第五集团军司令部人员,司令部警卫部队和289步兵师变成两个战斗群,向东尝试突围。同日,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发布公告,苏军西南方面军已经不复存在。22日,在突围过程中,基尔波诺斯和参谋长图皮克夫将军等人,在德军的炮击中阵亡,9月24日,整个包围圈中的枪炮轰鸣声停止了,整个西南方面军677085名军人中,冲出包围圈的人数为15041人,超过65万苏军成为了战俘,另外苏军还损失了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0万军队入侵苏联。在成功实施北部突袭列宁格勒后,德军开始大举进攻莫斯科和基辅方向。当时基辅一带的苏联红军还在谢苗·布琼尼元帅的统率之下,虽然先前在“乌曼战役”中伤亡惨重,但是西南方面的红军依旧有上百万人之多。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人数如此庞大的苏联红军,为何在远道而来的德军面前,居然仅仅支撑了两个多月就被德军彻底打败,最后还被俘虏六十多万人?
▲二战德军旧照
在子渊看来,主要有五大原因。首先是缺乏足够的装甲和机动力量。在“乌曼战役”中,苏军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下,机械化部队已基本损失殆尽,因此在“基辅会战”中,缺少了装甲部队的掩护,大批苏军彻底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中,光凭血肉之躯难以抵挡装备优良的德军。事实上,一旦缺少机械化部队,不论是兵力投放、撤退,还是运输补给,都成了令指挥者头疼的大问题。战场上的许多战机,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论是进攻还是撤退,没有足够的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保证这支百万大军的行动速度。
▲二战苏军剧照
其次,苏军主帅布琼尼对德军的动向也未能提前做出较为准确的预估。“乌曼战役”结束后,苏军还沉浸在一片沮丧之中无法自拔,而德军中部、南方集团军却已经进行了多次商讨,考虑是先取苏联首府还是先把西南方面的大量红军集中消灭。后来德军最高军统帅部决定,抽调中央军团的部分兵力南下,与南方军队对西南方面的红军实施合围。当此时布琼尼麾下虽然折损了大量装甲部队,战斗力也大打折扣,但好在兵力充足,只要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德军想要轻易吃下也绝非易事。遗憾的是,苏联情报部门却没能及时察觉对德军中央军团的动向,因此直到整个西南方面军陷入包围后,布琼尼才猛然惊醒过来。
▲斯大林旧照
第三则是来自上级的错误指挥。斯大林得知德军进攻后,第一时间下令众人坚守基辅,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撤退。同年7月11日,眼见德军机械化部队被红军阻挡在基辅的工事外侧,总参谋长朱可夫认为这是撤退的好时机,便向斯大林请示放弃基辅,抓紧时间将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对岸,以避免被德军合围。不料斯大林此时仍然不同意撤退,还再次下令死守基辅,并解除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职务,降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第聂伯河
第四则是关键时候更换主要军事将领。在基辅战役期间,老将布琼尼为挽救陷入重围的军队,不顾斯大林先前下达的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致电斯大林提出撤退请求,为此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被撤销了西南战区司令职务,转而由西部战区司令兼西方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接替。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总司令突然换人,总参谋长朱可夫又被降职,基辅周边的红军顿时群龙无首,导致德军趁势挺进。
第五,苏德两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在“基辅会战”中,德军在装备上占尽优势,火炮等军械的数量比苏联足足多出一倍,就连飞机都多出了一半。苏联红军本来就缺少足够的装甲部队进行掩护,而其余装备又比不上德军,因而更是难以匹敌。
▲布琼尼旧照
在这场战役中,缺少机械化部队的苏联红军,固然很难脱离包围,但是也并非一直没有机会。可惜在战役开始之前,因为苏联方面的大意导致西南方面军整体陷入包围,随后又因为斯大林固执己见,平白让西南方面军错失数次突围的机会,最终导致66.7万红军被俘,而基辅也不幸陷落敌手。而这时候,不管斯大林多么自责后悔也于事无补。
参考资料:
《基辅会战》
一、基辅会战背景:
德国巴巴罗萨实施以来,苏军在闪电战打击下狼狈不堪,德军元帅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攻占了日托米尔,德军三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群对基辅一带的苏西南方面军成夹击之势,西南方面军司令布琼尼元帅向斯大林请求撤退,遭斥责,被撤职,铁木辛哥元帅负责基辅防务。坦率地讲布琼尼、铁木辛哥、伏罗西洛夫三个斯大林的心腹、靠指挥骑兵起家,他们都被现代化战争无情淘汰。
基辅是乌克兰首辅,位于杰斯纳河与第聂伯河交汇处,伦德施泰特夺取基辅,围歼西南集团军,所部由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兵团、第6集团军、第17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装甲兵团和第二集团军,兵力100万,坦克581辆、作战飞机481架。苏军参战的是西南方面军7个集团军,总兵力87万人,4528辆坦克、1672架作战飞机,由布琼尼元帅指挥。
二、经过
1941年7月5日,伦帅开始进攻,7曰以坦克兵团为第一梯队,突破苏军在新米罗玻尔北的防御,进逼基辅,苏军4个集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和多次反突击,使德左翼进攻被迟滞,德统帅部从莫斯科方向调来第二集团军、第二装甲兵团来对付西南方面军。8月25日,古德里安率第二装甲兵团调头南下,31曰与防守杰斯纳河的苏布良克斯方面军激战,9月9日,德装甲兵团渡过河并冲破40集团军防线,占领罗姆尼,14日,德军两装甲师在苏军侧后会师,完成对基辅合围。
9月15日,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两支装甲劲旅在基辅东210千米的罗赫维策会师,对苏第5、21、26、38集团军合围。斯大林终于同意撤退,但为时已晚,命令一到,部队一片混乱。铁木辛哥先后调集几个集团军进攻德军,但遭德17集团军顽强阻止,苏军突围无望,苏军基辅军政要员乘飞机逃出包围圈,当天,德军发起围歼战,19日,基辅被第6集团军攻占,9月26日,最后一支苏军在基辅东投降。
三、战役评估
斯役,苏军66.5万人被俘,只有小股红军在包围圈中突围,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赫鲁晓夫政委,苏军大败,德军获得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但从战略上看,德将庞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投入基辅,推迟了进攻莫斯科四星期,给苏军莫斯科会战赢得了时间。如老字辈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断无此败。此役后,三位老师逐步退出 历史 舞台,朱可夫、华西里夫斯基、科涅夫、崔可夫等较为年轻的帅才逐步走向苏德战场的中央,成为苏联的中流砥柱。
基辅会战是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被围歼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红军在南俄罗斯和新占领的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地区布署了苏军各个军区最多兵力的军力配置。将领j除了斯大林的亲信,老迈的布琼尼外,都是当时苏军比较励害的战将。
早就疑心斯大林重兵配置在巴尔干半岛前线的65万苏军对德国人的势力范围罗马尼亚油田有威胁,克里木半岛的场对油田的炼油厂和油井近在咫尺。
的野心勃勃和对西欧作战的顺利害了他,巴巴罗萨作战的战线太长,德国人和附属国的兵力不从心,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军团及西班牙佛朗哥组织的"蓝色师团h全部都是在南线作战,对苏联红军基辅军区的作战德国人没法像中路古德里安,霍特两个装甲纵队双叉包围圈每每奏效。
只有克莱斯勒将军单挑基辅军区的百万大军,这就是德国人南方战线不如其他两个战线的战绩成果。
但是斯大林的大清洗还是看到了成效。苏联人在乌曼和奥德萨保卫战打的不好,奥德萨攻击的一方全是罗马尼亚军团,这样苏联人还是丢掉了黑海舰队重要的基地奥德萨。
苏军基辅军区还是暂时守住了地聂泊河岸边的基辅地区,但是当时苏联人补充补给线在德国空军的封锁下极端困难,重武器损毁严重!
但是冷不丁的给苏军中央军区(原西方面军)和基辅军区的结合部一击的人是苏联红军的铁木辛哥将军,他不同意朱可夫稳步前进,短程突击的“保守"方案,拍胸脯向人民领袖斯大林保证打垮对面的那个流氓古德
里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古德里安不但打垮了铁木辛哥的部队,还不眠不休几天几夜,突破了苏军在杰纳斯河的守军,对乌克兰苏联红军65万大军的侧后产生了严重威胁。总参谋长朱可夫看到了这里面的问题,向大元帅斯大林提出放弃基辅,但是马上被当时还不太懂军事的斯大林撒了职,下放锻炼!
装甲之神古德里安像打了鸡血似的在的指令下自由发挥,叶廖缅科将军没有守住第聂泊河和杰斯纳河防线,德国47装甲军突破了西方面军与基辅军区的结合部,古德里安又陆续向中央集团军要来了46装甲军,在9月中旬陆续封闭了包围圈的北段,18日占领了罗布内的古德里安终于见到胜利的影子。南方的克莱斯勒装甲师终于在洛赫维策会师,激烈的战斗也没有改变苏军65万被俘人员的命运。
从那以后,斯大林学好了,学会了听参谋人员的提议,而学坏了,只听自己的直觉!
孙子兵法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体验!
当时德军的巴巴罗萨行动进展十分顺利,大量苏军被德军歼灭,德国人在的苏联境内高速推进。
德军在北线以及中部战线推进迅速,但是在苏联南部则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苏联西南方面军虽然有一定损失,但是整体实力尚存,依然驻扎在基辅地区。而对于德军而言,西南方面军对德军侧翼十分具有威胁,如果德军在进攻莫斯科之前没有解决掉西南方面军,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同时,还有其他原因迫使必须进攻基辅歼灭苏军。首先是苏联可以借助苏联南部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等对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进行攻击,这会威胁到德军的燃料供应,因此有必要拿下该地区解除威胁。然后就是乌克兰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的工业区还有当地的煤矿等,对吸引力同样巨大。
德军南方集团军快速推进,而苏军指挥官布琼尼鉴于苏军实际战斗力不足打算撤退,但是斯大林不允许,只能坚守基辅。结果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很快渡河并在苏军后方会师,完成了对基辅守军的合围,此时斯大林命令撤退,结果为时已晚。
包围圈内的苏军很快被德军分割围歼,高达66万苏军被歼灭,仅有极少量苏军突出包围圈。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当时的东线战场整体态势的发展,由于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放在了中路,而苏军的主要防御则放在了南翼,这样导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挺进是最快的,在战线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已经对南翼的苏军西南方面军的的侧翼产生了威胁。也就是说对基辅苏军的钳形攻势的左半钳已经形成。
在南方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由于只有一个装甲集群,无法向中央集团军群那样进行一场又一场迅速的合围战,加上苏军在南翼的兵力又是最强大的,尤其在装甲部队方面,这些都使得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展不会顺利。不过南方集团军群还是完成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合围战,即乌曼合围战,三个苏军集团军被歼灭,虽然未能彻底击败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主力,但是却打开了德军通向下第聂伯河河曲部的大门,德军第一装甲集群挺进到了基辅苏军的左后翼,从而使得大规模合围战的右半钳也形成了。
就这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群从斯摩棱斯克转向南方,而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装甲集群则从第聂伯河河曲部转向了北方,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钳形攻势,德军针对基辅地区的苏军西南方面军近100万人的合围战就是在这种战略态势下发起的。
这场合围战的结果大家也基本都清楚了,苏军5个集团军被彻底歼灭,2个集团军遭到重创,俘虏苏军66.5万人,3718门大炮,884辆坦克等其他无数军用物资,再加上阵亡以及负伤、溃散的苏军的损失在100万人以上,西南方面军在实质上已经不存在了,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和他的参谋长图皮科夫中将在突围行动中阵亡。基辅合围战以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而载入了 历史 。
基辅会战始于1941年7月7日,当时苏联守军80万,后方有60到70万部队,德国100万部队发起攻击,当时,朱可夫建议撤出基辅,被斯大林解职,战至8月20日,德国古德里安率装甲部队夹击,苏联方面派兵解围被击退,26日,斯大林下令撤退,仓促间,秩序混乱,当天,德国攻下基辅,苏联被俘65万,15万人逃脱,铁木辛哥、赫鲁晓夫等人坐飞机逃离。
此战被称为“教科书式的战斗”。
乌全境进入停电状态,基辅暂停供水,乌:俄欲将寒冷天气转为武器
眼下,俄乌冲突局势胶着。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新一轮导弹袭击,破坏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其他几个地区的关键基础设施,导致乌克兰和邻国摩尔多瓦的部分地区陷入停电状态,基辅供水也已暂停。
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电网公司宣布,乌克兰全境进入停电状态。基辅随即宣布,基辅所有地区暂停供水,敦促民众尽可能储备水。
守卫在基辅独立广场的乌克兰士兵图源:路透社
不得不说,在战争的冲击下,民众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回过头来看,当时克里米亚大桥遇袭,乌方表态令俄方厌憎。而后,人们也看到了俄罗斯调整了战术,并开始反击。
就有专家指出,克里米亚大桥所受破坏大约相当于遭到20枚口径导弹攻击,并认为俄方应当攻击乌克兰基础设施——尤其是电力设施作为回应。而一旦基辅这样的城市断电一周,就会造成彻底沦为灾区。
目前,基辅也认为,基辅将迎接二战以来最糟糕的冬天,由于断水和停电,许多人员不得不撤离,必须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
对于这样的处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取全国性行动,提供4000个特殊的“无敌中心”,将每天24小时开放,为公众提供电力、水、供暖设备、网络和急救用品,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泽连斯基还表示,俄罗斯的目标是“将寒冷的冬天变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的确,随着步入冬季,战事优势究竟在谁的一方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近日,乌克兰部分地区开始下雪,战场被积雪覆盖。西方与俄罗斯媒体纷纷讨论冬季战场,俄乌两国都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冬季会对谁有利?
就连宣称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的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乌克兰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将是艰难的。
西方分析人士认为,冬天,俄罗斯军队将获得真正的优势。从军事战略上看,进入冬天对俄罗斯来说非常有利。
目前,俄罗斯开始不仅针对乌克兰军事目标,而且还针对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包括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实施打击。这可以削弱敌人的作战意志。
在乌军重新夺回赫尔松市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早前表示,赫尔松市的收复是冲突结束的起点,他还誓言重夺所有领土的控制权。
很明显,乌克兰方面希望趁着夺取赫尔松的胜势,继续发动攻势,夺回更多领土。
而俄罗斯也想在顿巴斯方向重新掌握主动。谁能占得优势的,在于谁能更好地适应冬季作战。
或许是看到局势发生的微妙改变,美西方也开始担忧。近日,应美国、阿尔巴尼亚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局势举行临时会议。对于该会议,泽连斯基表示已指示乌克兰常驻联合国代表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如此看来,冬季局势的确是充满了太多未知数,而俄罗斯军队是否将获得真正的优势,还要看双方在冬季作战里的博弈了。
延伸阅读:
乌克兰半数电网受损致1000万人断电,当局敦促民众储备衣服和毯子过寒冬
据英国广播公司11月24日报道,随着冬季的到来,俄罗斯加大了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力度。乌克兰有关官员表示,目前该国一半以上的电网需要修复。
乌克兰多个城市停电
乌克兰表示,当地时间11月23日,俄罗斯多枚导弹袭击其能源基础设施,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一些地区在爆炸声响起后报告停电。
空袭过后,乌克兰首都基辅居民区断电
北部城市哈尔科夫、西部城市利沃夫和南部敖德萨地区等多地发生大规模停电,当地称,多处重要基础设施遭到袭击,部分地区水电供应中断。
乌克兰三座核电站与电网“断网”。国际原子能机构23日发布消息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外部供电再次被切断,目前依赖自身的柴油发电机。
乌克兰军方表示,俄罗斯23日向乌克兰发射了70枚导弹,其中有51枚被拦截了下来,还有5架攻击型无人机被击落。
据欧洲新闻报道,最近几周,俄罗斯多次向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开火,导致多达1000万人断电。
莫斯科表示,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是基辅不愿谈判的结果。
乌民众正面临过冬难题
国家电网运营商乌克兰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乌克兰基础设施遭受的破坏是“巨大的”。
乌克兰当局警告说,断电可能会影响到数百万人,并敦促市民储备“暖和的衣服和毯子”。
乌克兰冬天的温度通常在零摄氏度以下,包括基辅在内的许多地区已经下雪。
被雪覆盖的基辅
世界卫生组织11月22日曾发出警告称,由于乌克兰多地基础设施受损或被摧毁,数百万人的生存在今年冬天面临危险。
乌克兰承诺在严冬到来之前为撤离的公民提供免费住所。
总统泽连斯基在22日夜间讲话中表示,将在全国各地建立特殊的“无敌中心”,全天候提供电力、水、网络和药物。
乌已经开始将部分居民转移到取暖和安全问题不那么严重的地区。
极寒天气的国际状况
意大利:部分地区被冰天雪地覆盖。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交通因降雪出现混乱,有600多名旅客不得不滞留在火车上过夜。严寒造成一个婴儿、一名76岁老人和一名流浪汉死亡。当地气象台表示,这是意大利2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法国:近半地区发出严寒警告。军队在巴黎建立600个庇护中心收留无家可归者。
德国:柏林降雪也在持续,气温降至-10℃。
比利时:布鲁塞尔著名的旅游景点小尿童雕塑因低温导致结冰而“罢工”。
波兰:气温骤降到-32℃。警方表示,2日再有9人被冻死,使自上周降温以来波兰被冻死的人数增加到29人。
乌克兰:是在这一场寒流当中受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据乌克兰卫生部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过去一周,国内总共有101人被冻死,其中64人在街头被活活冻死,还有一些人被送到医院后不治。首都基辅2日的气温降至-27℃,喀尔巴阡山脉地区气温跌穿-30℃。数以万计的民众躲到2000多个临时庇护中心避寒。
日本:全国各地区近期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甚至超过5米。截至2日,日本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引发了雪崩并导致交通网络中断,已导致至少56人丧生。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已被厚雪覆盖。日本青森2日气温降至-9.2℃,积雪深达4.29米。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共计有至少30人因寒冷天气死亡,其中罗马尼亚22人死亡。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有地方媒体报道称机里的钱被冻住,导致机出现故障。严寒还致使多瑙河部分河段结冰。为保护船只,保加利亚当局不得不把一些船转移至其他港口。塞尔维亚有至少10000人因交通中断被困在偏僻的村庄里。波斯尼亚一些村庄也只能靠军方直升机空投食物和其他必需品。在拉脱维亚,单首都里加就有10人被冻死,其他地区死亡人数还有待统计。在爱沙尼亚,由于气温降至-30℃以下,主办方不得不停止举办滑雪比赛。
乌克兰的首都是什么
基辅是前苏联最南部,欧洲的第二大国的国家--乌克兰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基辅市大部分坐落在陡峭的第聂伯河右岸,东、西、南三面均为森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城区面积 790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区,人口近300万。该城建于6世纪末、7世纪初。10-11世纪十分繁荣,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12世纪时的东正教堂多达400余座,其教堂艺术和手工艺术在当时闻名于世。1941年经过80天激战被纳粹德国占领后,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943年被苏军解放后获“英雄城市”的称号。二战后,城市迅速向第聂伯河左岸发展,两岸之间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基辅绿化区占市区面积的60%,故又有“花园城市”的美称。城市以栗树为标志,每年10月,处处黄栗,非常美丽。基辅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城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如:索非亚教堂,“索菲亚”希腊语为智慧的意思,该教堂建于11世纪,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同时这里还是斯拉夫民族的第一个图书馆。还有金门,它建于11世纪,是古代基辅城的正门,因为它的门扇和门楼上的教堂、圆顶装饰有镀金的铜箔,金门因此得名,它是现存不多、保留完好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的建筑之一。除了这些,还有比切尔(洞穴)修道院、卫国战争纪念馆、基辅民俗与建筑博物馆等很多著名景点。总之,这座城市的魅力已经融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等你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她会不断的给你惊喜。 同时,基辅还是乌克兰机器制造、精密仪表、化工、轻工、印刷、建材等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基辅内部,交通网主要是由有轨,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地铁来构成的。这里的地铁网络非常完善,几乎能够遍布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建于前苏联的这些地铁站几乎可以算是基辅的一景了,因为它们都是在地下近1-200米处建造的,且站内非常宽敞,还有不少的浮雕或壁画,精美绝伦。在这里,也有不少的出租车,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在路边拦一些顺风车。因为私家车往往都会比出租便宜很多,而且偶尔还能够打到一些好车名车,很有情趣。在城市之间,最便利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这里的火车一般都是卧铺的,分普通铺,大包厢和豪华包厢几种。车次频繁,票价也不贵,唯一缺陷就是慢,我感觉好像这里火车速度也就是5-60公里的样子,不过火车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夕发朝至,旅程一般都是在夜里渡过,也就无所谓了。 基辅的气候非常宜人,四季分配不均。春夏很长,过渡不明显。三四月份开始,大地上就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气息会一直会伴随着夏季,持续到九、十月份的树叶变黄落地,天气变寒为止。这段时间气温一般都在10-24度之间变化。冬季温度大约都在0-零下15度之间。乌克兰的降水量大,春夏季常常下雨,但多在午后,而且是雷阵雨。由于天气变化快,而且看不出什么征兆,所以在这个季节,出门最好都在包里面放一把雨伞,已备不时之需。乌克兰冬季降雪也很频繁,一般头一场雪都在11月初左右来临,然后整个冬季给人的感觉都是一片白茫茫的浓妆素裹着。有时候鹅毛大雪,有时候连绵几天几夜小雪。所有的建筑,树木,道路都被厚厚的雪装点着,世界一片静谧的雪白,异常美丽。这里的昼夜温差较大,类似于我国东北。春夏间早晚温度和中午的温度往往能够相差5-6度,所以出门的时候最好带上件宽松简便的外套,不穿的时候围在腰上或拿在手上,才不容易着凉感冒。
基辅拥有1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约15万。基辅大学是乌克兰最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设在基辅的乌克兰科学院是全乌最大的科研机构。基辅拥有1300多个各类图书馆、20多座国立博物馆、12座剧院,其民间合唱团、交响乐团、芭蕾舞团和马戏团等文艺团体的艺术水平世界一流。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团体多达3500个,因而被称为“乌克兰文化的摇篮”。 学校名称 基辅大学、柴可夫斯基综合音乐大学 、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 、基辅国立建筑工业技术大学 、乌克兰国立民族医科大学 、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
基辅再传激烈爆炸声,俄乌展开冬天里的“无人机对决”?
激烈的爆炸声和空袭警报声,再次响彻乌克兰首都基辅。从当地时间12月14日清晨6时许到9时许,基辅中西部的工业区舍甫琴科夫斯基区多栋楼房遭攻击损毁。乌克兰军方随后表示,上午在基辅附近击落了13架俄罗斯无人机。
10月以来,无人机打击逐渐成为俄军攻击乌克兰首都的“常规方式”。按乌方的说法,这些无人机从亚速海上发射,穿过乌克兰东部领土到达基辅,目标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
自10月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以来,俄军已对乌克兰全境能源基础设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空袭。12月12日,在最近一次遭袭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美国总统通话时说,袭击已摧毁了乌克兰50%的能源设施。
然而,与今年2月俄军开始“特别军事行动”时空中对抗“一边倒”的状况不同,乌军也不断升级对俄无人机打击。12月5日,距离俄乌边境约300公里远的两处俄罗斯空军基地传出爆炸声,其中一处是俄罗斯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基地。这是十个月来战火首次蔓延到俄罗斯内陆腹地。俄国防部称,乌军使用苏联时代的喷气式无人机策划了这两次袭击。
11月25日,乌克兰巴赫穆特,乌克兰士兵对无人机进行测试。图/澎湃影像
在俄乌前线战局重回僵持的背景下,频繁的无人机攻击意味着,“情况恐怕还会变得更糟。”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科尔图诺夫12月13日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通过打击俄罗斯领土深处的目标,乌克兰将继续扩大冲突的地理范围;而俄罗斯将继续攻击乌克兰的基础设施。
“双方都不太可能让步。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可能会有一些不公开的‘协议’,以避免对水电站或核电站的破坏。但我不认为我们能在近期看到冲突降级。”
从“侦察兵”到“自杀式飞弹”
基辅第一次遭到大规模无人机空袭,是10月17日。乌克兰空军报告称,当天上午,俄军28架无人机装载弹头飞向基辅。乌军防空火力拦截了其中大部分“自杀式飞弹”,但基辅市中心仍有多栋建筑被命中,至少3名平民在袭击中丧生。
在今年2月以来的“综合战争”中,俄乌双方的无人机自一开始就没有缺席,但最初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侦察与攻击。当时,大型轰炸机及导弹部队承担了俄军的远程打击任务,俄军自身的体制问题也限制了无人机的使用。
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军事理论期刊《军队文集》今年第9期刊登两位退役军官共同撰写的论文指出,乌克兰战场上的火力支援作战已拓展至陆、空、天三维空间,但俄军各军兵种间缺乏配合,甚至“经过数月战斗之后,仍未能实现无人机与炮兵、摩步兵的深度协同”。
另一边,乌克兰空军从3月开始派出无人机试图进行远程袭击,但早期的尝试或遭俄军防空火力拦截,或因导航原因偏离目标,甚至有老式无人机转向飞越欧洲盟友领空,坠落在克罗地亚境内。
这种图-141大型侦察无人机在技术上属于世界上第一代侦察无人机,曾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苏联空军服役。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后,乌克兰空军为增强空中打击能力,将库房中早已退役的图-14重新改造入役。图-141的航程可达1000公里,但与乌军从土耳其引进的新型攻击型无人机相比,飞行高度低,载弹量小,操作精度也不佳,并不被军事分析人士看好。
然而,随着战局变化,无人机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角”。开始大规模反攻的乌军需要有效的空中打击力量,无人机是唯一的选择。自7月以来,乌军多次尝试使用改造的商用无人机携带,袭击克里米亚半岛等俄军后方目标,一度飞临黑海舰队总部。虽然这些袭击未能造成实质性影响,但乌军由此积累了无人机长距攻击的经验。
12月5日,乌军使用图-141对俄军两座内陆空军基地进行精确打击,显示出这些老旧装备已得到进一步改造升级。未来,乌军可能继续使用隐蔽性强但航程短的改造商用无人机攻击俄军一线阵地、克里米亚半岛及俄乌边境地带,同时发挥图-141“千里奔袭”的优势,对俄罗斯本土目标进行报复性打击。
苏联共建造了140多架图-141,但目前乌军正在部署的图-141有多少,还是一个谜。本次遇袭的两座俄军基地中,恩格斯基地仅有的14架图-160,与俄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一起构成了俄罗斯最具威慑力的战略核力量。而佳吉列沃空军基地是俄军唯一的伊尔-78加油机基地。乌军无人机造成的任何损害,都可能是“以小搏大”的胜利。
有俄罗斯前空军军官对媒体指出,如果乌军继续使用无人机攻击内陆基地,甚至导致宝贵的伊尔-78加油机被摧毁,“影响会比战略轰炸机被攻击更大”。该军官还说,俄罗斯空军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许多飞机没有存放在机库中,易于成为无人机的目标。
截图
无人机空袭谁占上风?
相比乌军,俄军使用无人机进行重要空袭的时间稍晚。直到10月中旬,俄军对基辅及乌克兰各地基础设施的攻击仍以大规模导弹袭击的方式进行。仅10月11日,俄军就对基辅发射导弹75枚,其中遭乌方拦截41枚。乌克兰统帅部认为,俄军在过去十个月已经发射了“数千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最初,俄罗斯认为‘特别军事行动’会很快结束,没有认识到乌克兰军队和乌克兰社会惊人的韧性,”科尔图诺夫说,“现在,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调整决策,有效地应对这场长期战争。”
这其中包括对武器供应和使用的调整。9月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就此做出新决策,重组军工联合体,并立法保障军工企业的生产和上下游供应。但到12月9日,普京仍对记者坦言,军备问题“远没有完全解决”,自己几乎每天都要讨论军队供应问题。
在此背景下,乌军认为,俄军调整空袭方式,就是为了应对巡航导弹库存及产能不足的现实。不可否认的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使用的导弹,单价达每枚数百万美元,而西方智库披露的数据显示,俄军改造使用的攻击型无人机,成本仅为每架3万美元左右。
目前,俄军能在战场上投入的无人机总量,也是一个谜。俄罗斯多次表示,俄军使用的主力无人机是国产产品Geran-2。而乌克兰及西方认为,这些无人机其实是进口自伊朗的Shahed-136型,或至少设计及性能参数一致。乌克兰情报机构称,俄军保有该型无人机超过2400架。
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11月5日表示,俄乌战场上确实存在伊朗生产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是今年2月俄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交付的,在这之后伊朗没有再向任何一方出售更多无人机。
俄乌双方的无人机对决,谁更占上风?从攻击次数看,俄军更加活跃。除12月14日对基辅的攻击,南线战场俄军已连续多日对乌克兰重镇敖德萨、赫尔松等地发起无人机攻击,每日可达十余次。12月10日的攻击中,乌方称俄军无人机10架被拦截,其余完成攻击任务,导致敖德萨“关键基础设施受损”。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预计,在乌军改良老式无人机的同时,俄军也在为冬季战事改造无人机。
但是,如果对比此前俄军的大规模空中和导弹袭击,俄军对基辅的无人机袭击,遭到拦截的比例高,造成的损害非常有限。10月11日俄军对基辅的大规模导弹袭击,一度造成基辅停水、停电、地铁停运,导致14人死亡、人受伤。而10月17日俄军对基辅的无人机空袭,造成3人死亡,没有重要设施被毁。
12月14日俄军最新一次对基辅进行无人机空袭,除了导致几栋行政大楼和居民楼部分损坏外,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命中关键目标。显然,如果俄军空袭的目的是大规模破坏乌克兰基础设施,或对乌克兰社会造成较大压力,无人机袭击并未完成任务,而乌军无人机的远程偷袭更可能实现“以小搏大”。
不过,乌军能否进一步取得无人机对抗的优势,取决于西方的军事援助能否升级。美国院发言人普赖斯12月6日特别重申,美国自2月以来向乌克兰提供的都是“保卫自己、保卫主权、捍卫独立”的武器,“我们没有向乌克兰提供要在俄罗斯境内使用的武器。我们非常清楚援助的是防御性物资。”这也被认为是乌克兰军队改造、使用前苏联武器的原因之一。
12月9日,《泰晤士报》援引美国五角大楼官员的消息称,美国国防部正在改变对俄乌战局的评估,默许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目标发动袭击,并认为这不会引发“核反应”。但是,这种“默许”是否意味着美国及西方国家进一步帮助乌克兰升级空中和远程打击力量,尚未可知。报道仅透露,如今美方“更可能”向乌克兰军队提供远程武器。
“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
无人机对抗只是俄乌战局“循环升级”的一部分。自俄军11月从赫尔松市撤退后即陷入新的僵持。在顿巴斯主战场,双方至12月7日仍在顿涅茨克州城镇巴赫穆特周边激战,此地的拉锯已持续半年。在其他战线,乌克兰军队多次尝试从扎波罗热州北侧反攻,目前未有重大进展。经过约10个月的消耗,双方似乎无力发动“冬季决战”。
但是,一些俄乌人士曾提出的“和平将在僵局时到来”的预期,并未变为现实。相反,双方通过空袭和非对称反击升级对抗。除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乌克兰军方近期增加了对俄乌边境俄方目标的打击,并利用西方援助火力加强对顿巴斯俄军控制区的轰炸。俄方数据显示,至12月12日,俄占顿涅茨克已有超过4000名平民死于乌军炮击。
另一边,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梅德韦杰夫12月11日透露,俄罗斯正在加强“最强大武器的生产”,包括“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这已是俄罗斯高层近日第三次暗示可能将新型战略武器投入乌克兰战场。
11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一次部长会议上表示,俄军将加快研发并在战场部署下一代先进武器;曾任主管武器工业副总理的鲍里索夫随后对媒体表示,这可能指向高超音速武器、机器人系统及“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
“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是俄罗斯2012年军事改革中提出的新概念。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署名文章中将其界定为基于辐射、地球物理学、波、遗传、心理物理学等物理原理研发的新式武器。俄军退役少将弗拉基米尔·贝卢斯在论文中列举了更具体的方向,包括基因武器、气候和天气武器、心理战武器、声波武器等,其中部分低强度的武器被西方分析人士认为已经用于乌克兰战场。这些新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能较大规模地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又能避免“像核武器那样遭到政治上的责难”。
乌克兰和西方情报机构正急于分析俄方高层表态的具体含义:是更多的超常规作战方式介入,还是这本身是“心理战”的一部分?“战争研究所”认为,近期俄方的表态虚实兼备,如有关从白俄罗斯边境向乌克兰北部发动进攻的传闻就属于“虚”,目的是牵制基辅附近的乌军兵力,最终还是为了在顿巴斯“决战场”为俄军创造有利环境。
分析认为,当前俄乌双方都面临对长期战争“准备不足”的压力。由于北约成员国库存的苏制武器有限,乌克兰军队正面临援助危机。在此背景下,冬季或成为双方“攒家底”的时期。乌克兰将加强非对称作战,推动和西方的长期援助协议落地;俄罗斯则试图保持军事优势,等待新武器和有生力量在春季投入反击。科尔图诺夫透露,俄罗斯国内还有声音担忧2023年初“可能会有下一次军事动员”。
不过,“攒家底”并不意味着局势降级,反而可能导致人道危机加剧。考虑到俄军可能进行的持续性远程打击,基辅克里琴科近日警告称,乌克兰供电、供水、供热、网络中断的问题“可能持续到春天”。
作者:曹然
乌克兰基辅的一场大雪让汽车遭深埋,降雪量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降雪量的大小和环境以及降水量有关。
高山地区积雪稳定,对冬季气温依赖性不强,最冷月份不集中。而低地的雪极不稳定,持续时间短,高度依赖负温度生存。雪集中在最冷的月份,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升温。其次,我国冬季降雪主要是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渗透造成的。水汽来自南方或东南的暖湿气流,该地区的空气湿度对降雪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气候变暖导致南北气流交换和水循环加强,这将增加长江流域的降雪。
因此,少雪的干旱地区和多雪的潮湿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剧。此外,低温对雪和雪的形成有相反的影响。极低的负温度不利于积雪的形成,但有利于积雪的维持。因此,我国降雪季节集中在初冬和早春,特高山冰川作用区甚至集中在夏季。反之,最冷月份降雪量减少,地区越冷,减少越显著。因此,变暖可能导致中国最北部和高山地区降雪增加。
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特别是周边山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雪和积雪显著增加。东北平原中西部的积雪量和月积雪量有减少的趋势。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未来的CO2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山地与低地、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积雪和积雪覆盖的区域差异。土城旱灾可能是北方雪日减少引起的,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加强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和山区冰雪灾害的预报和预防。
气候变化,说到底就是气候系统水热平衡的变化。所以大规模的降雪波动一定是气候变化的结果。气候学家估计,全球冰雪储存的减少应该是冰雪对气候变暖的反应。事实上,这种变化过程和空间格局可能是曲折而复杂的。因为气候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充满了复杂的灾害合作和反馈循环。冰芯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全盛时期(2万年前),南极冰盖温度下降10℃,降雪量减少一半。目前,物质平衡观测和雷达测高的结果表明,大陆冰盖中心区域的积雪率正在增加。虽然还有其他地区的降雪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很难确定世界上的积雪总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从近20年NOAA卫星观测到的全球积雪面积时间序列来看,没有发现变化趋势。
全国范围内的积雪量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其年际波动与火山活动相反,多雨的冬季与二项式南移波动处于同一相位。CO2变暖将加剧积雪分布的区域差异,导致北方平原和盆地积雪日数减少,青藏高原、高山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增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