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为什么是负数_唐宋时期广东的天气
1.为什么江南在南宋之后一直比中原富庶
2.春天是气温达到几度才算是春天啊!
3.广州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广州人怎么样?广州有什么著名的特产
4.“一年天气看冬至”指的是什么意思?
5.立秋节气的小故事
6.王安石的作品有哪些
为什么江南在南宋之后一直比中原富庶
1、外界原因:古代由于时间和地理原因,发展起来的一直是地面战斗力,而古代每一次的战乱也都是从北方开始,从秦汉,一直到唐宋时期,宋朝迁都江南,奠定了现代江南成为富庶之地的基础。一条长江,造成南北冲积平原肥沃程度的差异,自古也是天然的屏障:江南有肥沃的土地,又少受北族侵扰,从“生存”向“发展”阶段跨越,成就了江南思维开阔,文化发达的个性;而江北,却经常挣扎在“生存线”上,自魏晋始,延至唐宋,直至明清,战乱频发,也造成江北自安天命的性格特征。
2、朝廷原因:江南以其地理的便利,文化的亲近,让江南士子可以安心学习,而江北由于战乱,流离失所,生活都成问题,所以江北大多出的是武将,而江南士子在科举方面更加擅长,古代自古以来都是武将开国,文臣治国,当稳定下来之后,文臣的权利增大,再反哺生养自己的江南,使江南之地的繁华可以长久保持下去。
3、经济原因:自从明清之后,江南的一些手工部门出现了资本性质的生产关系,即雇佣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二是在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生产商雇佣居民;三是广东的铁器冶炼中,也出现雇佣关系。导致江南的经济一飞冲天,江北更加望尘莫及。
4、天气原因:自古就有一个说法,涝灾一条线,旱灾一大半,由于地理原因,北方经常遭受旱灾,土地绝收;而南方发生涝灾只会影响到长江流域两岸的居民,对于整个南方经济的影响较小,恢复起来较容易。
5、其他原因:明清晚期,开始打开通商口岸,虽然期间遭受过倭寇的困扰,但对于整体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微不足道,外贸带来的是真金白银,也是导致整个江南富庶的重要原因。
春天是气温达到几度才算是春天啊!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在北半球的公历为3—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春天一共有3个月,春季的开始是2月,春季的结束在5月。 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的公历为3—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诗曰:“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立春》。
参考资料:
广州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广州人怎么样?广州有什么著名的特产
因为出差和旅游的原因,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独爱广州。爱她的理由如下:1、环境好,广州有很多别名,羊城,花城,穗城等,但如果不叫她公园城的话,那么对她的公园来说就很不公平了,因为市内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公园。其中越秀公园(在解放后来广州视察,曾多次去越秀山游泳池游泳,可见其吸引力),麓湖公园(边上有高尔夫球场,依山傍水,阴雨天来此地,犹如人间仙境),雕塑公园(形态各异的雕像,风景美不胜收),流花湖公园(尽显热带风情)这四个很具代表性,其实广州公园太多了,每个都很漂亮。
广州的环境真的很好,一个白云山的绿化面积基本上等于上海所有公园的绿化面积,更不用说广州还有比上海还多的公园呢。但是因为广州建筑比较密集,车多,所以如果你走在路上,会觉得广州的环境很差,哈哈,其实,哪个城市公路附近的环境不差呢。广州还有很多绿道。所谓绿道,就是环境清幽的小道,你可以在上面踩单车,游览广州很多地方,在广州自行车可以租的,很便宜,也很方便
2、购物天堂及美食天堂,广州有两街四个商业区区,供你选择,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这两个当然是比不上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不过也很热闹,颇具代表向),江南西商业区,火车站商业区,天河商业区,农林下路商业区,在这些地方,只要你能想的到的,基本上都有
至于美食,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人一般吃很清淡的,而且挂广州女人个个是煲汤高手,喜欢喝汤的朋友会很幸福的,哈哈 ,但是要提醒的事,如果你是北方人,可能不太习惯,我刚来广州也不太习惯这里的食物,但是后来居然爱上这里的食物。如果真的不习惯,也不要紧,因为在广州你能很容易找到各各地方的特色菜
3、广州绝对是个藏富于民的地方,很多人不太注重打扮,很多穿大裤衩的人很有可能身价过千万。广州以民营企业为主,所以这里的工作一般工资不会很高,当然如果有能力,年薪百万的工作多的是。
广州的富还体现在很多方面,随处很见得名车,多的数不清,广州有中国十大豪宅之首的大一山庄。像二沙岛这样,环境清幽,又是在市中心的富人区,在国内实属罕见,还有汇景新城,因为工作原因,我去过几次,那里的房子简直一个震撼了得,看得 我流鼻血,哎,太漂亮了
4、游玩,羊城八景,每一个都值得一去,长隆水上乐园,香江野生动物园,鳄鱼馆,海洋馆,葵花园,兰圃,芳村风情酒吧街,高尔夫球场,等等,太多了,来了之后自己去了解吧
5、很好听的粤语,其实从声音学角度,粤语也比普通话更具表现力,因为粤语有九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所以听起来很动听,很婉转,很具表现力,其实,当年定国语时,要不是孙中山从大局考虑,游说这些广东籍的议员(当时大部分是广东籍的,所以定粤语为国语很容易实现),那么现在推广的就是粤语了,而不是普通话。但是一般听不懂的朋友,会讨厌粤语,这一点比较遗憾,我就很喜欢粤语。广州人说粤语并不是排外的表现,很多人都很热情,评价一个地方的人一定要客观,不能通过个例,要深入了解。
6.大型活动 每年一度的国籍龙舟赛,在珠江上举行;广交会,在亚洲最具影响力,花卉博览,南海神庙,相当热闹,我那次差点被挤成平面图形。车展啊,选美啊,演唱会啊,每年都有很多
7 生活便利,羊城通,除了坐车,很多超市,餐厅也可以用,而且羊城通在佛山,江门等地也可以用
还有很多广州的好,不能一一举例
再来说说广州的坏
1、治安,如果说广州的治安很差,我替广州觉得委屈,但是广州的某些地方确实治安不是很好,如果住小区里绝对能保证安全,但是如果为了减轻房租负担,住在外来务工的人比较多地方,治安就不好说了,如果是男生,问题不太,要是女生,晚上千万别一个人出门,出门也不要走比较偏僻人少的地方,我的一个朋友,女的,就被抢过,当时他男朋友回老家,她那天又一个人回去很晚,就被盯上了。总体来说,我觉得广州治安还不错,也没见北京上海治安好哪里去。大城市嘛,人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2、交通,交通很便利,但是也经常堵车(这要比北京上海好多了,堵的时间不会很长)
广州的高架桥太多了,有的高到十几层楼那么高,都能看到楼顶了,心里不踏实,呵呵
3、热 这个就因人而异了,不喜欢热的朋友,在广州就要受苦了。
“一年天气看冬至”指的是什么意思?
? “一年天气看冬至”是一句农事谚语,意思说,来年的天气如何,可以通过头年的冬至来预知;这句谚语同时也说明,冬至时的天气情况很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来年的天气情况。那么,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借助农事谚语来作出解释与说明。
?一、一年雨水看冬至
? 这句话应该是“一年天气看冬至”的具体化解释。
? 顾名思义,所谓一年雨水看冬至,就是指一年的雨水情况,要根据头年的冬至情况来定。换言之,就是头年的冬至雨水情况,决定着下一年的雨水情况。
那到底是怎样影响的呢?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同样是用谚语
来表达的——
? “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这意思是:冬至要是不下雨,那么,过年时候就会下雨;如果冬至下雨,那么,过年时候就会晴天。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这意思是:如果冬至时下了毛毛雨(雨量很小),那么,来年的夏至就会雨水多,多到“涨大水”的程度。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是晴天,那么,第二年就会阴雨连绵。? 从上面的谚语可以看出,一年天气看冬至就是看冬至是晴天还是雨天,如果是晴天,那么,第二年就会雨水多。
? 那么,冬至到底是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呢?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还是“冬至宜雨”,因为谚语还说:“冬至无雨一冬晴,冬少雨雪,则来年春旱且多虫害。”“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可见,冬至下雨为好。
? 当然,冬至是晴天还是雨天也不是人的意志能够决定的,还是要依照自然规律去适时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二、冬至的风、霜、雪也能预示来年天气? 除了通过冬至雨水情况来预知来年的雨水,所谓“一年雨水看冬至”,也可以通过冬至时的刮? 风情况、霜雪情况来判断来年的天气。下面请看几条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冬至如果刮西北风,那么,来年的春天就会干旱。
?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这个谚语是说,如果冬至不下雪,却刮起了大风,那么,来年的农历六月就会雨水多。
?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这个谚语是说,冬至如果没有下霜,那么,来年就会出现大旱。
? “冬至有雪来年旱”。这个谚语是说,如果冬至下雪,那么,来年的天气就会干旱。
?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其意思是说,如果冬至下了一场雪,那么,来年的夏至时节就会雨水多。
三、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预示来年天气? 也可根据冬至时的阴晴、冷暖情况来预知来年的天气情况。请看谚语——
?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是阴天,那么,第二年的春天就会干旱。
? “晴冬至,年必雨。冬至晴,春节阴。”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晴天,那么,过年必定是阴雨天。
?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晴天,那么,来年的正月里就会下雨;如果冬至下雨,那么,来年的正月里就是晴天。
? 这些农事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立秋节气的小故事
立秋节气由来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
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立秋的习俗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蓐收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仆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王安石的作品有哪些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
。《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重点介绍:
伤仲永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意义: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