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定怎么去最好泸定游玩攻略

2.飞夺泸定桥的资料

3.飞夺泸定桥简介20—50字

泸定怎么去最好泸定游玩攻略

四川泸定天气预报15天准确_泸定2345天气

泸定这个地方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因为小时候课本里面就会有什么飞夺泸定桥之类的文章,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关于泸定这个地方的游玩攻略。

泸定怎么去最好

最好是先去成都。

然后可以在新南门,火车北站,茶店子等车站搭乘到泸定或康定的班车。车费在105左右,行程6小时左右,如果是到康定的就直接在泸定下,到磨西《海螺沟》的就在甘谷地下,转乘当地的客运班车,车费5元。

今年三月,例行回国省亲。一年中,最让老母亲期盼的三个星期,也是我这个游子唯一能弥补一些内心愧疚的日子。

老母亲已经八十八岁,自从四年前老父亲过世,她就变得沉默了许多,不再是那个爱张罗、喜欢大声说话、总搀和小辈们事情的快乐老太。

我远在他乡,压根没有办法陪在她老人家身边,每每看到她单薄的身影,听到她落寞的声音,都难免伤感,却也是无可奈何。

今年回去,得知进藏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雅康高速正式通车,以前需要两天的时间,顺着盘山公路走啊走,才能从都江堰到达泸定,如今却只需要不到三个小时,自然是令人大为感慨和怦然心动!

在我父母年轻的时候,泸定是他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我的出生地。虽然在我小的时候一度离开,在高中才又回去,但我的整个青春,包括插队和后来的汽车电工,都是在那里度过,直到后来去北京上了大学。算起来,我竟然已经有十几二十年没有回去过了。

一,出发: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只花了一个晚上,我就说动了年迈的老母亲。从亲戚家借了车,简单地收拾好行李,我们在清晨的细雨中出发了。

著名的二郎山隧道

这一趟高速公路开下去,路况好得出奇,路面上车不多,我开的甚是舒畅,还不到中午,我们就已经抵达了泸定。

雅康高速

二,目的地:川藏交界处的明珠“泸定”

泸定,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它曾经是长征路上一段最为悲壮的记忆,那就是“飞夺泸定桥”。

但是,对于它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并非人人皆知。我不妨稍作介绍,让游记显得丰满一些。

路标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东与天全、荥经接壤,西与康定、九龙毗邻,南连石棉县,是进藏出川的必经之地。

泸定远景

辖区内4镇8乡,幅员面积2165.35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汉、藏、彝等16个民族,是全州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较快的山区多民族聚居县,也是甘孜州东部区域商贸中心和州内各县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被誉为甘孜州“东大门”。

大渡河

在我小的时候,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当然是那条终年奔流不息的大渡河。虽然父母亲无数次警告我,不可以下河游泳,但实际上我的游泳正是在这条河里学会的。

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河水常年清澈,流速很快。表面上看起来无比舒畅的大渡河,其实并不适合游泳,因为它承载着雪山上淌下的雪水,冰冷刺骨。不但水流湍急,河面下暗礁丛生,更是有无数瞬间可以将人吞没的漩涡。这条大河每年都会吞噬掉不少的生命,其中以牲畜和动物居多,而淹死在其中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推着老母亲的轮椅,站在高高的河沿上,清冷的风吹得很急,河水咆哮着,发出轰鸣声。我不由得想起那无数次和同伴们跃入水中的景象,那时候的我,十五六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现在回想起来,既觉得年轻是件无比痛快的事,又会感到有些惭愧和内疚。

铁索桥

铁索桥,还在大渡河上骄傲地横卧着。即便是早春的料峭中,仍有很多游客来回走动。风很大,吹得铁链“哗啦哗啦”响个不停,桥面也晃动得厉害,这明显增加了行走的困难。绝大多数的游客都选择了抓紧两侧的铁链,慢慢地向前走着。当然了,也有不惧危险的年轻人,迈着大步,欢笑着在桥上奔跑。

我又不由得回到了记忆中,一晃眼那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的铁索桥,桥面上的木板,需要定期的维修,才能保证平整规矩。在施工期间,木板拆除,只剩下几根铁链,在十几米高的河面上晃来晃去,一低头就是汹涌澎湃的大渡河。而我们这些楞头青的小伙子们,便真的是悠着铁链,从一头攀爬到另外一头。一边爬一边欢呼着,想象着自己便是那机枪扫射下临危不惧的红军战士。

今天,已不再是豆蔻华年的我,一旦站在桥面上,那份英雄气概便又一次在心底升起,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只是当年那些簇拥成群的小伙伴们,如今却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我一个心里住着年轻灵魂的老朽。

再走铁索桥

老母亲当年的几位朋友相约桥边,虽然每个人都已是白发苍苍,但她们的笑脸都好像是初生的明月,光芒四射。老人家的故地重游正应了那句话:一指苍茫处,淡淡流年香。

泸定县城

县城,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是狭窄曲折的街道和乡土气息浓厚的青砖绿瓦。县城不大,紧邻大渡河。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听到河水奔流的声音。我们一群瓜娃子,热热闹闹地穿巷而过,东家抓一把瓜子,西家捧块红薯。左邻右舍都是相识的,张家的婆娘大声骂着“龟儿子”,李家的老汉儿(川语:老父亲教训着“脑壳头有包(川语:笨蛋”。那是一幅幅喧闹而灵动的生活画面,有心酸、有艰苦,但无疑是活泼又快乐的!

县城新貌

如今,我小时候的居所已经被拆除,路倒是还在,仍旧狭窄曲折。老街区有不少建筑物被保护了起来,也因此后期的改造工程相当困难。反倒是临河的另外一片新区,拔地而起的一幢幢楼房,整齐有序。当然了,对于我这样的人而言,那些个崭新的建筑物早已没有了老县城的味道。或许,如我这样苛刻的人,会招来别人的敌意。但是,我曾经经历过的那些韵味,别人又了解多少?

我们的房子早就没了,这一次原本的计划就是住宿酒店。刚巧的,一位老院坝的同学,也是我家的世交,是泸定桥宾馆的CEO。听说了我们的行程,她二话不说,一定要我们下榻在她的宾馆中。那份热情和开朗,让我人还未到,心已经暖了。

三,住宿:倾情推荐泸定桥宾馆

泸定桥宾馆,位于沙坝新区,是一间规模宏大的四星级涉外宾馆。我从来没有想到,在偏远的泸定县城,居然有这么现代的高档宾馆。我的朋友非常低调,也没有特别介绍,等我把车开进宾馆大门,才不由得吃惊不已。

泸定桥宾馆

原来,这座在“马蜂窝”网站上获得了8.5高分的宾馆历史悠久,曾经接待过朱_基总理等近500位党和国家领导及省部级领导干部,曾经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宾客41余万人次。在这里,有各种档次的豪华客房、会议室、商务中心、高级餐厅、中心,等等。其位置得天独厚,出行非常方便,绝对是来泸定旅游的不二选择。

泸定桥宾馆的特色-高原藏餐

我是个美食家,出门在外,对饮食的要求很高。回国期间,我的“五脏庙”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供奉。在泸定,在我这位好友的盛情款待之下,每一餐都是极好的享受。

在泸定桥宾馆的高级餐厅,不但可以吃到精美的海鲜,正宗的川菜,更有一样,令我大为赞叹,那就是高原之宝的藏餐!

要知道,作为一个曾经在藏区插队一年多的人而言,能够再一次品尝到那些久违的味道,那真是此生无憾了。

除了饮食方面的独树一帜和干净美味,泸定桥宾馆的内部装饰也是十分讲究。从大堂开始到客房,装潢考究、布置大方,房间更是宽敞舒适,无论是单独出游,还是携家带口,这里的条件都可以满足。更有很多新人选择在这里结婚,开启人生新的美好篇章!

婚房

四,景致:大美在世界的这一处

位于川藏交界处的泸定,具有非常特别的地形地貌,那就是极具魅力的高山峡谷区。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县境内的最高山-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居住在泸定桥宾馆,最大的好处就是,游览各处都非常快捷方便,路程全部在一小时之内。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灵活安排每一天的行程。如果选择住在景区,一旦天气不佳,很可能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再有一点需要注意,泸定地势低洼,在这里没有高原反应。如果住在地势偏高的地区,例如康定,很可能因为高原反应而无法很好地休息。

我要特别感谢好朋友的精心安排,老母亲玩得很开心!主要是休息得好,每天早上都精神饱满,前一天的疲惫在舒适安静的客房中,睡一觉就烟消云散了!

烂漫春花

说起泸定附近的名胜古迹,可谓数不胜数,且听我来摆一摆!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在贡嘎雪峰脚下的海螺沟,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冰川公园正门

公园里的缆车非常方便,游客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观赏千年不化的壮观冰川瀑布,那份大自然造就的神奇,完全无法用语言来描绘!

海螺沟冰川瀑布

磨西古镇:位于海螺沟沟口处,是进入海螺沟景区的必经之地,也因海螺沟而名扬天下。

古镇一景

古镇历史悠久,镇上多为明清古建筑,尤其是其中一座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礼拜的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这里自古就是汉、藏、彝等民族的聚居地,民风古朴,悠远宁静。

古镇街景

贡嘎神汤:坐落在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景区内,位于景区第一道山门与一号营地之间,贡嘎神汤温泉海拔1580米,是国内高山温泉中海拔最低、品质最佳的冰川温泉,在此洗浴温泉不会产生头晕、胸闷、缺氧等高山反应。

神汤温泉

其水质无色透明,无有害成分,富含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宏、微量元素,品质与含量被行家誉为“极品温泉,中国之最”。而神汤温泉的得名,则来源于诸葛亮的“天助我也,真乃神汤!”

红石滩:同样位于海螺沟景区的南门关,其海拔仅有2500余米,是目前国内极为罕见的红石滩观景点。

红石滩

红石滩方圆百米左右,因石红而得名,这里的石头无论大小,都呈艳丽的铁锈红。阳光下,这些红石头在溪流间、山坡上、灌木丛中十分耀眼。当地人介绍说,一旦遇上雨水冲刷,红石就会变得鲜红如血。

岚安古镇:这是我曾经插队的地方,是一处古朴的民俗和红军长征历史遗迹共存的地方。岚安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古镇,位于泸定县城以北27公里处,海拔2400米,面积57.96平方公里。岚安地形非常独特,四面环山,周围山峦起伏,怀抱一片-川,这里居住着3000余名村民,其中,藏民族占了97%,一色的土木结构瓦房、碉楼,古朴别致。

飞夺泸定桥的资料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沪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5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西康省(今属四川省)泸定县对国民党军的著名进攻战斗。 25日,红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第1师第1团(团长杨得志)十七勇士在冕宁县(今石棉县)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此处水深流急,难以架桥,加之缺少船只,大部队难以在几天之内全部渡过河。此时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在追军迫近的情况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决定以红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进,两路夹河疾进,直取泸定桥,打破国民党军企图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计划。红1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黄开湘,又名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于27日由安顺场出发沿河右岸前进,在猛虎岗、摩西等地先后击破国民党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于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上铺桥板而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桥东泸定城驻守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东桥头筑有坚固防御工事,在红军抵达前桥板已全部拆除,只有13根铁索。当日16时,红4团第2连以连长廖大珠为首的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参见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守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勇猛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攻占桥头堡,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红军后续部队紧随渡河,及时投入战斗,占领泸定县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 点评:此战,红军行动迅速,作战英勇,仅以22人便夺取了泸定桥,堪称奇迹。作战中共击溃川军1个团,俘100余人,缴枪100余支,中央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天险大渡河,使国民党军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未能成功

资料二:

中国名桥泸定桥

公元1705元,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公元1706元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判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当年红军22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大渡河天险,红军才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因而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载入历史史册。1961年国务院批准泸定铁索桥(包括附属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为了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50周年,让后人记住这一历史时刻,年,泸定人民开始筹建纪念碑。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为“红军飞夺沪定桥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台阶左右两侧碑体上有用汉藏两种文体刻下的、由聂荣臻元帅亲自撰写的碑文。由两位老一辈革命家同时题名撰文的纪念碑,全国仅此一座。

纪念碑由主体碑、底座铜像、碑基平台及地下室三个部分组成。碑台基面积720m2,碑基建地下室95m2,纪念碑碑高30.35米,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的,碑台阶高2.15米,正面大门上方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名。碑体为铁索抽象几何体造型,错落有致。远观此碑大家看其造型象什么?对,就象一支凌空发射的手枪,它象征着毛泽东同志所论述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武装斗争理论。近看碑体呢,棱角凹凸有致,线条环环紧扣铁索链。与碑体紧紧相连的前部平台上,耸立着两尊重约四吨,屈身高4米的红军战土铜像,在铁索上攀缘前进冲向敌人,一个在举枪射击,一个在挥臂投弹。铜像采用爆炸成型新工艺,用470块铜片特殊处理而成。这雕塑的姿态再现了当年夺桥激战中红军战士的雄姿英骨 .

飞夺泸定桥简介20—50字

1935年5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原定3天后抵达160公里外的泸定,结果在28日清晨接到命令,限令必须于29日夺取泸定桥,也就是说,四团必须在一天之内走完剩下的120公里。如果要完成这一任务,即使按照急行军的速度,也得24小时不间断地奔跑才行。

时任团政委的杨成武在著作《忆长征》中如此记录:队伍在前进着,在快速前进,真是快如风,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队伍像脚下装了轮子一样,嗖嗖地从我身边超越,一阵风卷过,又一阵风卷过。28日傍晚7点,距离泸定桥还有60公里。

暗夜中的急行军,没有照明,星月无光。闪电突然划过山谷,暴雨倾盆。湿滑崎岖山路上,一脚踏空就会跌下深渊。每个人的体力透支几乎都到了极限。一旦倒下,就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这时候,所有党团员把绳子绑在身上,拖拽着体力不支的战士,渴了,抬头喝雨水,饿了,嚼一口湿漉漉的生大米。

夜更深了,雨势稍缓,大渡河对岸突然出现了一条火把长龙,这是川军38团周桂三营长所带的一个营,也在急行军赶往泸定增援,王开湘、杨成武二人商议:我们何不也点火把,对面要问,就让俘虏回答,说是退下来的川军好了。

于是,暗夜中,大渡河两岸火把通明,两条火龙齐头并进。跑出几十里之后,北岸川军的火龙突然不见了。原来川军宿营休息了。此时四团则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跑去。天色逐渐亮了,前面就是泸定桥了。

此刻,百余米的桥面上木板已被拆去约90米,敌军盘踞北岸桥头,机枪正对铁索。29日下午4点,进攻开始了。几十个冲锋号同时吹响,枪弹像旋风般刮向敌人阵地,守军别说探头了,连枪都伸不出去。

眼见着几十名红军战士从铁索上爬过来,势头不好,敌军下令:放火烧。那些被拆下来堆在桥头的桥板正好是燃料,一时间,火光熊熊,笼罩了桥头。但这怎能挡住红军,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出路,只有迎着枪林弹雨强行冲过十三根寒光凛冽的铁索。傍晚时分,红军勇士冲上了泸定桥桥头堡阵地,取得了夺桥胜利。

扩展资料:

红军长征四大历史事件:

一、直罗镇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如何站稳脚跟?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

1935年11月20日,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进入直罗镇。同时,第106师、111师也进入了直罗镇西北地区。21日拂晓,战斗打响。红1军团自北、西北、东北方向,红15军团自南、西南、东南方向,同时发起攻击。

至24日上午,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彻底粉碎了民党军队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二、血战独树镇

1934年11月26日,孤军远征10天后,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民党步兵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单薄、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立时陷入被动。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寒冷的天气,早已把枪栓冻结。

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三、激战嘉陵江

1935年初,为了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3月28日晚,担任渡江主攻部队的30军在四川苍溪县塔山湾主渡口强渡,撕开了四川军阀的西岸防守。

与此同时,31军、9军也分别在鸳溪口和阆中以北渡口直插嘉陵江西岸。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达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歼敌1万余人。

四、转战乌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近1.7万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2月下旬,红2、6军团向安顺地区转移,因敌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乌蒙山北麓前进。

3月2日至29日,红2、6军团在威宁、镇雄、昭通、彝良一带的乌蒙山区进行了千里大迂回,与10倍于己的敌人展开回旋战,并在以则河、得章坝等战斗中,给围追堵截之敌以沉重打击。之后,红2、6军团迅速移师云南,于4月下旬顺利渡过金沙江北上。

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