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圣彼得堡天气_圣彼得堡天气预报30天查询
1.”瓦良格”号航母,现在的情况如何?他现在属于哪个国家?能参战吗?请详细点。
2.西蒙诺夫的资料
3.北方战争:俄罗斯帝国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4.欧洲人的中国探险之路是怎样的?
”瓦良格”号航母,现在的情况如何?他现在属于哪个国家?能参战吗?请详细点。
1982年5月7日,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苏联***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做出了按照1143.5设计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决定。继第一艘航母“定单 105”(1143.5设计方案的工厂编号,“定单105”就是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号”)于当年9月开工后,1983年苏联军方决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单 106”,同样由当时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按照当初的设计,两艘同级航空母舰的满载排水量为67000吨,全长310米,比美国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仅短22米。舰艏飞行甲板高度距离水面有七层楼高,舰艉飞行甲板宽度75米。航母最多可容纳大约60架战机,飞行甲板前部有12具 SS-N-19反舰导弹发射器。其主要使命是确保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和战斗效能的发挥,消灭敌方海上和基地的海军兵力。1985年12月4日,“定单106”在造船台安家落户。到了1988年,“定单106”船体建造成功,并于当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 “定单106”被命名为“瓦良格”(Varyag)号,以纪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达68%。
苏联解体后,在分家时出于“因地制宜的考虑”,“瓦良格”号由今天的乌克兰共和国获得(在最初的几年之内名义上仍归属俄黑海舰队)。但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工程就此停工,半途而废。所以这艘航母仅具外表,形同一艘海上浮台,被长时间遗弃在尼古拉耶夫市的海岸边。期间,俄罗斯也曾与乌克兰方面商谈“瓦良格”号航母的赎买问题,但谈判均以失败而告终。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1999年7月,澳门公司雇用一艘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启航前,买方要求在舰艉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 “瓦良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KINGSTOWN”字样(金斯敦,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首都)。当该船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随后在8月,“瓦良格”号又试图通过海峡,又遭到土的拦阻。“瓦良格”号被阻挡在黑海中,漂荡了很长时间后,又返回原海港……
土耳其方面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于是,中国与土耳其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具体内幕就不说了)
2001年9月,土耳其终于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海峡。11月1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有关当局从凌晨起暂时关闭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中国澳门创律公司购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上午8时,晨雾散尽,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 12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拖带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以4节航速缓缓前进,到下午2时30分,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的湾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船队继续在夜晚时间通过,2日早晨进入狭长但曲折较少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
贯穿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相连的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通称土耳其海峡,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等黑海国家船舰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平均每年通航船只达5万艘。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4公里,最窄处仅700多米,并有14处曲折死角,水流汹涌,时有海难发生。建在海峡之上的博斯普鲁斯大桥,横跨欧亚两洲,闻名全球,是前往伊斯坦布尔的游客必到之地。
中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马力的拖船——希腊籍的“尼柯莱.契克(Nikolay Chiker)”号,该拖船船长99米,属雅典一家海洋救难公司所有,最大航速19.5节,具有24000匹马力,大于土耳其海洋署稍早要求的16000 匹马力。据主管海峡事务的土耳其海洋署专家表示,当无航行动力的“瓦良格”号通行海峡,遭遇强大风力和水流或大角度的海峡弯角时,需要大马力的拖船在后 “刹车”,避免冲撞两岸。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航母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相继被刮断。这个庞然大物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瓦良格”号脱离拖船之后漂向埃维亚岛,距该岛岸边只有80公里。不过,希腊商业海运部表示,这艘航母并无沉没或搁浅的危险。救援人员竭尽全力拯救,花费很长时间,基本控制了船只。一架希腊救援直升机在航母甲板上着陆,把船上的七名船员,包括三名俄罗斯船员、三名乌克兰船员和一名菲律宾船员送到雅典以西的一个场。经体检,医生证明他们情况良好。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 号,最终将其控制住。
这艘航空母舰船体从风暴中脱险后,经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不允许其通过),出大西洋,经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2001年12月 11日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经莫桑比克的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过马六甲海峡。2002年2月11日晚抵达新加坡外海,2月12日进入南中国海,2月20日进入中国领海。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胜利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4个月的艰难远航。
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航母孤独地停泊在大连港51区码头。
2005年4月26日早上,“瓦良格”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整个过程约3个小时。大连港轮驳公司的六艘大马力拖轮全部出动,大连港航道全部封锁,大连造船厂也加强了保卫措施。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标准的PLA海军灰的新鲜涂装出现。
西蒙诺夫的资料
西蒙诺夫(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1915~19)
前苏联俄罗斯作家、家、诗人、剧作家。生于1915年11月28日,逝于19年8月28日。生于一个沙俄军官家庭,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他的成名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前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如《等着我吧……》《打死他》《请你记住,阿辽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剧本《俄罗斯人》(1942)歌颂经受了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中篇《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1942~1945)。战后到过美国。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揭露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诗集《友与敌》(1948)。《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1959至1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少。三部曲获14年度列宁奖金。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陆续发表了几部战时札记,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记摘录》(1965)。30年代至50年代发表过几十篇文艺评论文章,主要评论同时代的作家及其创作。其创作的《蜡烛》被收入中学课本。他的既有反应卫国战争这一伟大历史的真实内容,又有迎合某种需要的主观描写。
《等着我吧……》西蒙诺夫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捱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万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俄文:
ЖДИ МЕНЯ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Только очень жди ,
Жди, когда наводят грусть
Жёлтые дожди,
Жди, когда снега метут ,
Жди, когда жара,
Жди ,когда других не ждут,
Позабыв вчера.
Жди, когда из дальних мест
Писем не придёт,
Жди ,когда уж не надоест
Всем, кто вместе ждёт./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Не желай дорба
Всем ,кто знает наизусть,
Что забыть пора.
Пусть поверят сын и мать
В то, что нет меня ,
Пусть друзья устанут ждать,
Сядут у огня,
Выпьют горькое вино
На помин души ,,,
Жди. И с ними заодно
Выпить не спеши./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Всем смертям назло,
Кто не ждал меня, тот пусть
Скажет:--повезло.
Не понять не ждавшим, им,
Как среди огня
Ожиданием своим
Ты спасла меня.
Как я выжил, будем знать
Только мы с тобой--
Просто: ты умела ждать,
Как никто другой.
西蒙诺夫与《等着我吧》
西蒙诺夫(1915-19)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和诗人,《等着我》写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1942年1月,许多文学家和音乐家准备撤往大后方,暂住莫斯科旅馆,西蒙诺夫把他的诗集送给了作曲家M.勃兰切尔,勃兰切尔为此诗感动,随后即谱了曲。
当时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国家处在艰难之中,这首诗描写了战士的希望和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和信念,一经发表争相传抄,给了战士以极大鼓舞,有的战士特意把此诗抄在信中寄给妻子。有位战士在战后写信给西蒙诺夫说:“您的诗,以及您在诗中所表达的对亲人深切的爱,支持我们度过战争岁月。”
战后,西蒙诺夫以此诗为题,写了一出多幕话剧,导演戈尔恰可夫特意要求由勃兰切尔谱曲的《等着我》要保留在剧中。
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今天的圣彼得堡城北部,有一条街就命名为“西蒙诺夫街”。
《蜡烛》与西蒙诺夫
[编辑本段]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向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蜡烛的深意: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 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
4. 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北方战争:俄罗斯帝国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1700—1721年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与瑞典进行的战争。
瑞典长期称霸波罗的海,到17世纪末,与周边国家丹麦、波兰、俄国等国的领土争端激化。1699年,俄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和波兰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缔结关于对瑞作战的条约(“北方同盟”)。俄国允诺在与土耳其缔约后开始军事行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针对反瑞各国同床异梦,互不协调的弊端,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战争初期,彼得一世的战略方针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预定攻击的第一个目标是瑞典要塞纳尔瓦。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部从莫斯科向纳尔瓦开进,俄军在纳尔瓦集结,并构筑平行壕。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二世进军立窝尼亚,包围里加。正当俄军开始围攻纳尔瓦时,奥古斯特二世却解除了里加之围,从而使查理十二世得以率军8000驰援纳尔瓦。
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突然出现在纳尔瓦地区,完全出乎俄军意料。双方兵力火力对比,俄军都占优势,然而,俄军不敢贸然应战,迟迟按兵不动。14时许,瑞军率先攻击,双方交战,俄军军官率先投降,俄军惨败,退守诺夫哥罗德。纳尔瓦失利,彼得一世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加紧建立正规陆、海军,发展军事工业,准备再战。查理十二世认为俄军已无力再战,遂于1701年率军进入波兰。
1701年,彼得一世在瑞军转战波兰之际,再次对波罗的海沿岸发动进攻。1702年,俄军相继夺占诺特堡、吕恩尚茨、杨堡和科波雷等地。在涅瓦河上大兴土木,建立新都圣彼得堡。1704年,俄军又攻占多尔帕特、纳尔瓦和伊凡哥里德。
1705年,俄军一部进入波兰。1706年,瑞典军占领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战败求和,被迫放弃波兰王位。之后,俄瑞议和不成,双方准备再战。
1707年1月,彼得一世作战的基本精神是:俄军从波兰向俄本土实施战略退却,诱敌深入,以小战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敌人,视情况在俄境内进行决战。查理十二世的作战是集中主力沿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进攻,力争在俄边界地区与俄军决战,一举歼灭之。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从萨克森出发东征俄国,波境内俄军迅即撤回本土。1708年初,瑞军占领格罗德诺,6月强渡别列津纳河,7月在戈洛夫钦附近歼灭俄军一部。俄边境城市莫吉廖夫守军投降。彼得一世在瑞军进军路上实行坚壁清野,给瑞军造成极大困难,使其放弃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转向乌克兰,以等待援军,并期望反俄哥萨克统领马泽帕的配合。1708年10月9日,彼得一世在列斯纳亚村歼灭瑞典援军,而后袭击马泽帕的基地巴图林。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奇寒,瑞军大量减员,被迫于次年春南移。瑞军进入乌克兰以后,分散在罗姆内、卡佳奇、普里卢基和洛赫维察等地过冬。
俄军驻扎在切尔尼哥夫、基辅、佩列亚斯拉夫和波尔塔瓦等地,从北、西、南三面对瑞军形成包围态势,继续以小战袭扰敌人。
1709年春,查理十二世决定经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进攻莫斯科,为此,4月底进抵战略要地波尔塔瓦。5月11日,瑞军开始围攻波尔塔瓦,历时两月有余,始终未克。7月6日,彼得一世率俄军主力进至距波尔塔瓦5公里的雅可夫策村以北,并占领阵地,决定同瑞军决一雌雄。
7月8日凌晨2时,3.2万瑞军与4.2万俄军展开激战。
瑞军摆开战斗队形,开始出击,俄军首先以骑兵迎击。3时,双方在前沿阵地展开激战,俄军依托工事,牵制杀伤敌人,为俄军主力出击争取了时间。4时,俄军主力做好出击准备。瑞军进攻受阻,一部向波尔塔瓦森林逃窜,被俄缅希科夫部追歼;另一部撤至俄军阵地右前方森林地带。9时,双方经重新部署后的短促交战,立即投入白刃格斗。瑞军右翼部曾一度突破俄军中部,俄军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堵住缺口。俄军骑兵包抄瑞军两翼,对其后方造成威胁;瑞军动摇,从退却变为溃逃。11时,瑞军伤亡近万,数千被俘。7月11日,瑞军残部约1.6万人在佩列沃洛奇纳不战而降,查理十二世带马泽帕和少数随从逃入土耳其。
波尔塔瓦会战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此后,丹麦、萨克森恢复同沙俄的结盟,奥古斯特二世重登波兰王位,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加入北方同盟。1710年,俄军乘胜在波罗的海沿岸先后攻占里加、雷瓦尔、维堡、克克斯戈尔姆和尼塞尔岛等要地。
波尔塔瓦会战后,俄土关系又趋紧张。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鼓动土耳其对俄宣战。鉴于南线吃紧,彼得一世决定在波罗的海方向停止进攻,主力转到南线,从巴尔干对土耳其实施突击。1711年夏,彼得一世亲率俄军主力4万余人,向多瑙河下游孤军冒进。土耳其出动10万大军,在克里木军的配合下,包围俄军于晋鲁特河畔。7月20日,双方激战,俄军弹尽粮绝,彼得一世被迫求和。最终彼得一世以归还亚速及其附近地区为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俄军在对土战争结束后,恢复对瑞典的进攻。
1713年,俄陆军在舰队配合下,在芬兰湾沿岸维堡与赫尔辛基之间登陆,连克芬兰许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军在芬兰湾口汉科角附近与瑞典舰队展开海战。8月7日,俄海军经2小时激战大败瑞典舰队。
汉科角海战后,俄舰队占领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海上跳板阿兰群岛,并以此为依托,在瑞典本土登陆。此时,各盟国由于顾虑俄国在波罗的海势力的扩大,因而打乱了俄在瑞典南部登陆的。加之英国开始施加压力,俄国所有盟国先后同瑞典议和。1718年,俄、瑞也开始议和,但查理十二世在娜威前线中弹身亡,瑞典新女王在英国影响下拒绝和谈。谈判中断,战事又起。
1720年,俄海军在格雷厄姆岛附近大胜瑞典舰队,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陆,直逼首都斯德哥尔摩。1721年夏,俄海军再败瑞典舰队。9月,瑞典已无力再战。俄、瑞双方在芬兰尼什塔德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同时,俄军退出芬兰其余地区,并将阿兰群岛归还瑞典。从此,俄国人得以自由地进入波罗的海。战后,俄国枢密院奉彼得一世以“大帝”尊号,沙皇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一跃而成欧洲列强之一。
北方战争虽然是多国战争,但沙皇彼得一世既是战争的主角之一,又是最大的胜利者。马克思称这场战争为“彼得大帝的战争”。
彼得一世把战争作为侵略扩张的主要手段。他认为,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进一步西进和南下,必须动用军事手段。
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密切配合。无论是战前,还是战时,他竭力拼凑军事联盟,力争最大限度孤立敌人;以军事为后盾,迫敌接受俄停战条件。在面临南北两个大敌(土耳其与瑞典)夹击下,力避两线作战。他善于观察形势的变化,根据新的条件,实行战略转变。在战争指导上,彼得一世崇尚进攻性战略,强调主动打到敌人国土上去。在强敌入侵时,他能大踏步后撤,发挥战略防御的作用,最终还是为了打出去。他重视会战的决定性作用,但不轻易使用,确有把握才动手,习惯于以小打取胜。彼得一世在陆海军建设上,注意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同时重视结合俄国具体条件,讲究实效。彼得一世在作战和建军上的思想和实践,对俄国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瑞典战争潜力没有俄国雄厚,瑞典的霸权政策招致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反对,树敌过多。加之在波尔塔瓦会战之后,瑞军远离后方,孤军深入敌国腹地,犯了盲动和冒进的大错,导致全军覆没。
欧洲人的中国探险之路是怎样的?
早在15世纪,由于西班牙葡萄商人从与印度及中国的新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人对拓展对东方的贸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们决定从西北或东北的航行中,找出前往亚洲的航路。
他们首先考虑的航线是北极海,当时探险家们已经知道挪威北端并没有结冰,而且俄罗斯的渔民也会越过诺尔康角往东航行,到达鄂毕河流域。
有关西北的航路,14年时,意大利的航海家长卡波托便曾经沿着芬兰海岸,向英国方向航行。然而经过冰海沿西北航路到中国的希望太渺茫。3年之后,亚尔兄弟乘坐西班牙船,顺着美国大陆沿岸北上,航向遥无止尽的的冰海。
为探访未知的世界,1551年,伦敦设立了1个探险公司,成为当时寻找东北航路的活动中心。当时,休·维洛比被任命为第一批探险队长,副队长是查西拉。
查西拉指挥的船只到达斯堪的那维亚北端的波罗的海后,他们遇见了苏格兰商人,商人们认为他们寻找东北航路前往中国,是一种疯狂的行为,因而劝告他们不要再继续探险。但是,查西拉却没有理会商人们的警告,继续启程向东航去。
时逢夏天,白天愈来愈长,后来甚至黑夜也没有了。最后,查西拉终于到了今天的阿干折斯克,也就是白海北杜味纳河河口。
查西拉在这里遇到了俄罗斯皇帝伊凡四世的使者,使者邀请他前往1400公里远的莫斯科。他接受邀请,到莫斯科谒见了伊凡四世。1554年夏天,也就是他从英国出发一年多以后,查西拉带着伊凡四世希望与英国打开贸易网的的亲笔函,平安地返回了英国。
拓开与俄罗斯的贸易网后,英国在波斯和俄罗斯之间,建立了一个姆斯柯比公司,同时由此公司继续寻找东北航线。
进入伊莉莎白女王时代后,目标转为寻找前往中国的海路,进行西北航线探险。
1576年,英国人马丁·夫洛比瑟根据麦开脱于1569年绘制的世界地图,认为只有向西方航行,才可能有通向中国的海路。为寻找西北航线,他率领由两艘船组成的探险队从英国出发,先在格陵兰登陆,然后继续往西航行,最后终于在巴芬岛发现了夫洛比瑟湾。
探险家们以为前面的陆地就是亚洲,接近新陆地沿岸时,许多体格很小的人类,划着皮革制独木舟,看到这些外来的船只显得非常吃惊。其实,这些有着蒙古人脸形的人类,就是爱斯基摩人。然而,夫洛比瑟却误将他们当成中国人。为了证明他发现中国,便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小船,一并带回英国。此外,夫洛比瑟又在巴芬岛发现并集了可能是金矿石的黑色岩石。
夫洛比瑟带着他的战利品和探险队返回伦敦时,各界掀起了热烈的反应。
然而,被带回英国的爱斯基摩人不久便因水土不服而死亡。唯有从巴芬岛带回国的黑色岩石,成了众人研究的焦点。由于这种岩石放在火里会发出金色的火焰,所以被误以为是金矿石,吸引了伦敦很多商人及女王的兴趣。伊莉莎白女王甚至成立一个中国公司,并聘请了很多挖掘金矿石的工人,再度以夫洛比瑟为北极探险队的队长,前往北极“掘金”。
1577年,夫洛比瑟二度在格陵兰登陆,在获得女工的批准下,他将登陆地区命名为西英格兰,同时和爱斯基摩人建立友好关系。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金矿石,于是又前往巴芬岛,收集了200吨的岩石,然后启程返国。
英国人的最后一次的巴芬岛航行,目的是要将加拿大所属的北极地区划为英国的殖民地。15艘船浩浩荡荡地从伦敦启航,船上装满了前去挖取金矿石的矿工,建造房子及建设殖民地的人员和各种用具。
但是,当船队进入夫洛比瑟湾时,却遭遇暴风雨的袭击,烈风将冰山吹往船队,庞大队伍除艘船外,其余全部葬身于冰山之中。
在巴芬岛建设殖民地的破灭了,夫洛比瑟只好率领残余人马返回英国。而英国本土却有想不到的消息在等待着他,原来,他从巴芬岛所带回的岩石并非金矿石,而是硫酸铁矿,一点价值也没有。这样一来,夫洛比瑟发现西北航路,以及有关到达中国国土的报告,便再也无人肯相信了。
8年后,为了绘制西英格兰、芬兰岛沿岸的地图,一些英国船员组织探险队,由约翰·大卫斯带领,三度航向北极。大卫斯详细地勘探了格陵兰沿岸浅湾后,决定往北航行,进入巴芬湾海域。但是,由于不断漂流而来的冰山实在太多了,使得大卫斯的船队根本无法前进,最后,他们只好放弃寻找通往中国的航路。
1780年左右,荷兰的海员及商人也加入了寻求中国财富的潮流中,他们从陆路及海路寻找前来中国的道路,成为英国人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实,荷兰人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找到和俄罗斯交易的东北航路。
1596年,荷兰的北极探险队最重要的人物是威廉·巴伦支,他们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绕过新地岛北端,进入喀拉海峡,在茫茫海洋中朝东方航行,最后发现了现在的斯瓦尔巴群岛中最大的酉斯匹兹卑尔根岛。
当巴伦支的船队接近新地岛时,船被冰封住,渐渐地,船身周围的冰压愈来愈大,船身渐被提高,最后终于将船给压坏了。荷兰船员们只好放弃船支,沿着新地岛海岸寻找避难场所。
没有了船支,欧洲的探险家巴伦支和他的队员们,初次被迫在北极度过冬天。在这个遥远的地方,面对酷寒的气候,队员们使用残破的船支,建造过冬的房子,同时将船上所有可供利用的装备,如床铺、灯等,都搬进了新建的房子。
冬天,气候十分寒冷,连床单也结了冰,酒也冰冻了,北极熊体内能当做灯油的脂肪量很少,从油灯中冒出来的烟,往往又会熏得小屋内连呼吸都困难。由于没有柴火取暖,夜里上床以前,一定要用加热过的石头代替温水袋,放在脚部才能入睡。
队员们在困境中同心协力,终于捱过了严冬。他们知道,要获得外力的援助希望实在不大,想返回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到喀拉半岛去,然后再设法渡过。
6月中旬,天气逐渐暖和,队员们把残破的船重新整顿一番,将剩下的食物及日用品都装在上面,重新踏上了征程。
海上的浮冰融化了,他们奋力划船前进,遇到风就把机张起来,被冰阻扰时,就拖着船在冰上行走,最后,这些荷兰人克服险境,完成最艰辛的长途旅行,到达喀拉半岛。这时巴伦支队长已因体力不支而去世。
巴伦支探险队的失败,使原本在东方的海上势力超过西班牙的荷兰人放弃了寻找西北航路前来中国的欲望。从此英国负起北方航线的重担,英国的亨利·哈得逊和威廉·巴芬也因此成了北极航路的发现者,在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哈得逊1607年便到达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西方,即北纬80度23分处。后来,他更获得伦敦实业家的支持,为争取加拿大北极圈内的领土权而远征。
1610年,哈得逊乘坐发现号进入“有很大旋涡的海”——哈得逊湾。起先他以为将不难找到前往中国的道路,但是船却被冰所封锁,他的探险队只好在那儿过冬。
不幸的是因为部下叛乱,哈得逊独自一个被抛弃在北极岛上,没有任何食物和武器,一代伟大的探险家,只得含恨而终。不过,北极探险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叛变后的部下仍然驾驶着发现号,继续哈得逊湾的探险。
1616年,英国另一位优秀的航海家威廉·巴芬,指挥50吨重的船,经过格陵兰西北部,穿过麦尔维湾的冰群,到达现在美国的航空基地所在地杜里。然后,又在危险的海域,发现了琼斯海峡和兰卡斯特海峡。在这里,巴芬突然发觉指南针有很大的变化,经研究后才获知了地球磁北极的存在。巴芬于1619年8月返回英国。这次的探险是19世纪以前所有探险中范围最广收获最大的一次。
当英国和荷兰的探险家在北极海活动时,俄罗斯人也越过广大的西伯利亚,向东扩展势力。尤其是彼得大帝即位后,更积极努力于亚洲殖民地的建立。到了17世纪后期,俄罗斯的势力便到达了太平洋上的堪察加半岛。
1725年,彼得大帝为绘制地图,又派出大规模的探险队,探险整个西伯利亚的北部海岸地区。彼得大帝将这一项重任,交给丹麦人维特斯·白令。首先他要白令带领25位队员,从欧洲越过亚洲大陆到太平洋沿岸的鄂霍次克,进行长达1000公里以上的“内陆调查”;在第二次出航时他又命令白令绕过堪察加半岛,“在美洲大陆的海岸登陆”。
越过俄罗斯境内四大河时,最大的困扰是物资的输送困难。然而白令和队员在周密的和合作下并没有屈服。夏天,西伯利亚是一片潮湿的草原,但是一旦进入初冬,便有无数的大风雪不断来袭。不过,他们仍然设法到达了太平洋岸的鄂霍次克。从此,他们唯一的任务便是等待,等待彼得大帝将环绕堪察加半岛的船只送来。
1727年夏天,白令等了将近一年,终于获得了一艘船,他们立刻进行堪察加半岛的探险。一直到第二年他们才又获得另一艘船。
探险队绕过堪察加半岛,航行到安那地尔湾,并通过命名为圣罗林斯的岛屿,进入白令海。但是,夏天已经进入尾声,为避免碰上结冰期,白令只好下令返回鄂霍次克。
第二年夏天,他们进行第三次的探险,但是成果并不理想。5年后,白令才结束探险,返回圣彼得堡。
1734年他又组织大规模的探险队,到达鄂霍次克。这次他等待了6年,才乘着圣彼得号,从堪察加半岛前往白令海探险。最后,他们终于看到阿拉斯加的圣艾里亚斯山,并在美国西北部海岸登陆。
在这关键时刻,白令和队员却都患了严重的坏血病,白令担心无法在那里渡过冬天,便决定立刻回国。不幸的是,他们的船在经过白令岛时,遭到暴风雨的袭击,致使18世纪最伟大的北极探险家在1741年客死异地。白令虽然不幸逝世,但他却出色地完成彼得大帝交给他的探险任务。
1744年,俄罗斯人为了和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交易,使依循着白令探险队的航行联络线,登陆美洲大陆,并往南深入旧金山,最后,甚至将阿拉斯加并入俄罗斯帝国的领土。
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北极的加拿大内陆和部分海岸进行大规模的探险。19世纪初期是北极探险的黄金时代。当时,英国对英国海军寄予三大期望,希望他们能环绕世界、探险加拿大北极沿岸,并在美洲北方寻找新领土。
英国在北极探险的目的,主要是担心俄罗斯帝国对北极的野心一旦得逞,英国的海权范围必定愈来愈小。
更让英国人担心的是,自从白令在阿拉斯加登陆以后,俄罗斯的贸易商及猎人,便陆续地涌向阿拉斯加,1784年还在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建立第一个白人殖民地,接着又设立贸易公司,独占了整个阿拉斯加的贸易。
俄罗斯人的举动,引起了英国人的强烈不安。1818年,英国国会决定对寻找西北航路,和有关到达北极点的,给予财政上的援助。同年5月,英国海军立刻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北极探险队,并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目的是尽可能到达北极点,第二组的目的,则是通过大卫斯海峡,寻找西北航行路线的入口。
海军中校约翰·罗斯担任第二组的队长,副队长则是后来成为北极探险队主要人物的年轻海军军官爱德华·巴里上尉。
1818年8月底,巴里和罗斯乘着伊莎贝拉号和亚历山大号,驶入兰卡斯特海峡。当时的人都认为兰卡斯特海峡是前往北极的最佳路线。但是,伊莎贝拉号和亚历山大号在海峡中航行了一天,罗斯突然命令停止前进。
原来,罗斯发现前面有一连串的陆地和山脉从北向南方延伸,可是副船长巴里和其他的队员,却除了安静的海面以外,什么也没有看见。然而,罗斯却坚持看到了山脉和陆地,并且为了向英国海军部长表示敬意,他特别将这座山脉命名为柯洛加山,接着便命令依莎贝拉号和亚历山大号返回英国。
对于罗斯的中途而返,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罗斯的柯洛加山脉故事,只是一种回国的借口而已。这种蓄意不良的谣言不但破坏了罗斯的名誉,同时也使得海军部长无法向交待。因此,英国海军又组织了第二次的探险队,前往兰卡斯特海峡确认柯洛加山脉的存在。
第二支探险队爱德华·巴里为队长,率领赫克拉号和克立巴号,于5月11从英国启航。
此次航海,巴里的赫拉克号和克立巴号开启了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航路的海域,对于西北航路的发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考察船到达兰卡斯特海峡时,船员们从瞻望台报告,前面没有任何山脉。此时,他们是位于西经83度12分,距离海峡沿岸仅数公里,较前罗斯所到达的地点更为深入,但是仍然看不到山脉的存在,证实柯洛加山脉纯属幻想。
三个月后,赫克拉号和克立巴号进入今天称为巴罗海峡的宽广海域时,被巨大的流冰所封锁,只有往西才有能够勉强前进。
9月初,探险队通过麦尔维海峡,到达西经110度线。根据英国国会于1818年通过的法律,所有的船员都可以获得五百英磅的奖金,但是,他们丝毫不觉得喜悦,因为站在赫克拉号瞭望台上的巴里,发现前面尽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船只抛错了。
他们只好在哈涅岬东部等待冰雪融解。然而,气温却一直继续下降,赫克拉号和克立巴号,只好进入海湾过冬。
巴里和他的探险队员在那儿度过了三个多月的漫长的冬日,的是所有的船员都很健康,精神状态都很好,为了不让他们患思乡病,队长巴里十分严格地指挥队员们工作和训练,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同时到了夜晚便举行舞会,每隔两星期举行一次竞技比赛。
1821年8月,巴里很想突破被冰封锁的行程,但是流冰仍然有15米厚,并且互相重叠,根本不可能完成通过西北航路的。他们只好回国待命。
1824年,巴里又回到了北极,他这次航海的目的,是要调查巴芬岛周围的海域。他在那里度过了两个冬天,然而冰面却扩展到巴芬岛南端来,夏天的海面则遍布浓雾和无尽的暴风,致使巴里这一次的探险,又以失败告终。
1821年,英国国会曾通过快议,决定奖赏最先到达北极点的人。因此,原本积极探险西北航路的英国海军,便将目标指向北极点,同时将探险酉北航路有重要功劳的巴里,视为最佳人选。
1827年春末,巴里再次率领28位探险队员,驾驶曾经在西北航路探险中活跃一时的赫克拉号,前往斯匹兹卑尔根群岛。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的托伦贝尔格湾,他们便下船,改成在冰上步行。他们拖着两艘小船,继续在冰群上往北前进,迟到有水的地方,就划着小船通过。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行进,巴里探险队终于在1827年7月26日到达北纬82度45分的地方,距离北极点只有800公里。然而,这时候队员们的疲劳也到达了顶点,他们只好再次撤回英国,此后的半个世纪,再也没有人到达巴里到达的地点。
为了前往中国,从远古时代开始,西北航路的发现便是探险家们的梦想。但是由于北极残酷的自然环境的制约,以至于经过了4个世纪,西北航路仍然未被发现,使得北极探险家们的长期梦想,一直拖延到近代的20世纪才变成现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